摘要:在喜马拉雅山脉放烟花,这不是“高端营销”,是蠢到骨子里的无知,是对自然的亵渎,是对所有人底线的公然践踏!
始祖鸟,你到底在傲慢什么?
在喜马拉雅山脉放烟花,这不是“高端营销”,是蠢到骨子里的无知,是对自然的亵渎,是对所有人底线的公然践踏!
谁都知道,喜马拉雅是什么地方!
它是地球的第三极,是无数珍稀物种最后的家园,是亿万年地质演化留下的生态奇迹。
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口空气、每一片冰雪,都脆弱到经不起半点折腾。
烟花碎屑里的化学物质,会污染纯净的冰川融水;爆炸产生的震动,可能惊扰雪豹、藏羚羊这些濒危生灵;哪怕是那转瞬即逝的火光,也是对这片静谧圣地的粗暴冒犯。
一场号称“致敬自然”的烟花秀,却成了破坏生态的荒唐戏。
海拔55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从此留下了一条难以愈合的伤痕。
9月19日傍晚,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的宁静被突然打破。
三幕彩色烟花沿着山脊依次燃放,形成一条动态“龙形”景观。
这场由知名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打造的《升龙》艺术烟花秀,原本想要传递东方龙文化中“生生不息”的精神。
却没想到,一场“致敬自然”的演出,招致了全网汹涌的批评和愤怒。
01
“炸山”惹众怒,网友彻底炸锅
海拔约55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本是生态脆弱区域。这里土壤保水性差、植被恢复周期长,野生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度高。
一旦产生干扰,修复难度极大。
正是这样一个需要精心呵护的地方,却迎来了一场大规模的烟花秀。
消息传出后,网友和户外爱好者的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
“在高原生态这么脆弱的地方炸山,是谁给的勇气?”
“这哪是敬畏自然,完全是破坏土壤、惊扰动物、震动冰川、强暴高原”。
02
所谓“环保材料”,真的环保吗?
面对如潮的批评,主办方急忙出来解释。
他们声称:
该项目所选用的烟花彩色粉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并在国际奥委会及日本、美国、欧洲等多地的燃放验证中,确认其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主办方还表示:
本次燃放等级为V级(最低风险等级),噪音与光污染均远低于夜间焰火。
项目团队制定了“预防─监测─恢复”的全链条方案。
燃放前已将牧民牲畜转移至安全距离,并通过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区。
燃放后立即清理残留物,并对草甸、农田进行翻土与植被修复,确保不留生态隐患。
03
专家打脸,环保说辞不堪一击
对于主办方的这些解释,专家和网友们并不买账。
植物学博士、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科学顾问顾有容直接辛辣地批评了所谓的环保措施。
“盐砖引诱鼠兔是什么操作?你们是挨个鼠兔洞发通知了吗?鼠兔都签回执了吗?”
“退一万步说,就算鼠兔都被引出来了,人家舔够了盐不会回家吗?一直跟那儿舔不怕齁死吗?不爱舔盐的肉食动物和鸟类又怎么办?”
对于“翻土+植被恢复”的说法,顾有容更是一针见血:“该不会以为表土带着污染物翻下去、底土翻起来,植被就能自己长好吧?”
他进一步解释:
高山草甸只有表面十几厘米的土壤含有机质、能长植物,再往下是极其贫瘠的土壤母质甚至基岩,就算撒种子上去都未必活得了。没有表面草毡层的保护,裸土刮风就变成扬尘,下雨就变成泥汤子流走。
04
内外道歉不一,被指“甩锅”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9月21日凌晨,日喀则市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随后,始祖鸟和蔡国强工作室删掉了相关视频,并发文道歉。
始祖鸟表示将依据评估结果与社会各界的反馈,展开及时有效的补救行动。
然而,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始祖鸟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英文致歉信与国内版本存在差异。
海外版中提到“正与相关艺术家和中国团队沟通,调整工作方式避免类似情况”。
这部分内容被质疑“不够诚恳”“内外有别”,文中提到的“与中国团队沟通调整工作方式”更有“甩锅”的嫌疑。
05
违规与否?官方说法矛盾
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江孜县分局一位负责人告诉媒体,此次活动在生态环境局备案过,手续也合规。
由于烟花使用的是环保材料,因此不需要进行环境评估,乡、村、县三级政府同意即可。
该负责人还表示,政府此前开过多次会议,研究选址,评估调查周围有哪些野生动物等。
最终的选址不属于生态保护区,周围无人居住。
目前来看,当地生态暂未受到破坏,后续也会持续观察。
然而,网友发现,《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条明确禁止在草原、山林等重点防火区燃放烟花爆竹。
而查琼岗日所在的江孜县正属喜马拉雅生态屏障核心区。
06
品牌转型,背离户外初心?
始祖鸟是诞生于加拿大的高端户外品牌,号称户外界的“爱马仕”。
自从被安踏收购之后,便用奢侈品运营的套路,将它炒成了中产“三件套”和“大厂通勤服”。
在安踏治下,始祖鸟从专业户外品牌升级为兼具功能性与时尚感的“运动奢侈品”。
通过亮相巴黎时装周、明星带货、社交媒体种草等营销手段,始祖鸟迅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话题度。
安踏还将始祖鸟门店选址于奢侈品扎堆的商圈,以此强化其高端形象。
2022年起,始祖鸟还和松赞酒店合作开设“目的地门店”,瞄准追求品质旅行的高净值人群。
这种品牌定位的转变直接影响了营销策略的选择。
当品牌目标是吸引更广泛的中产精英而非核心户外爱好者时,营销活动自然会倾向于选择更加引人注目、更具传播力的大型事件,而非符合户外核心群体价值观的低干预方式。
07
艺术不是破坏的借口
作为最会玩火的中国艺术家,蔡国强确实有过很多高光时刻:从北京奥运会的“大脚印”到献给家乡和亲人的《天梯》。
蔡国强有一句名言:“艺术可以乱搞”。追求一种“受控的失控”,拥抱创作中的偶然性。
然而,文艺批评家张生曾写过一篇措辞尖锐的评论,直接批评他“艺术无能”。
批评指出:“蔡国强对火药这种‘媒材’或者‘能量’的依赖,目的无非是在艺术的创作中来追求一种意料中的‘意外’”。
这次在喜马拉雅山的“炸山”行为,似乎再次证明了这种批评——依靠巨大的资源投入和爆破规模制造轰动,而非真正的艺术创新。
烟花散去,留下降雪般灰烬的荒芜山脊。
当地村民尼玛多吉向媒体坦言:“这不仅影响环境,也惊扰了村民,而且味道很浓,大家担心可能会影响周围的动植物。”
品牌方和艺术家已经道歉,调查组也已赶赴现场。但物理意义上的清理容易,生态创伤的修复却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号称“敬畏自然”的户外品牌,本该是生态保护的践行者,结果却成了破坏规则的始作俑者。
这哪里是在“致敬自然”?分明是借着自然的名头,上演一场自以为“高级”的闹剧,把商业营销的欲望,凌驾在了生态敬畏之上。
这何止是蠢上天了!!!
来源:平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