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南京市溧水永阳街道高平社区养老互助平台服务点,一场老年人预防电信诈骗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社区众多老年人参加。志愿者结合近年来高发的电信诈骗典型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在场老年人详细讲解了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与作案手法。
9月15日-21日是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江苏各地纷纷举办各类活动,守牢老人“钱袋子”。
在南京市溧水永阳街道高平社区养老互助平台服务点,一场老年人预防电信诈骗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社区众多老年人参加。志愿者结合近年来高发的电信诈骗典型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在场老年人详细讲解了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与作案手法。
居民高阿姨告诉记者:“从冒充子女、亲友急需用钱借款,虚假保健品、医疗器械推销,到假冒社保、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发放补贴等,志愿者告诉我们诈骗分子抓住我们老年人关爱子女、注重健康等心理,会进行实施诈骗,我们要认识到电信诈骗的特点和危害。”
在南京江宁开发区太平社区,一场“筑牢货币安全网,守好群众钱袋子”主题宣传活动正在开展。现场,徽商银行南京分行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折页、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人民币防伪知识,重点讲解“一看、二摸、三听、四测”的假币识别技巧,并结合典型案例,提醒老年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谨防假币陷阱。
近日,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高作镇人大携手瑞德公司在光明村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防范诈骗知识宣传活动。
现场,人大代表与志愿者团队紧密配合,采取“案例讲解+普法宣传+资料发放”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群众普及防诈知识。宣讲内容紧扣非法集资、养老诈骗、网络电信诈骗等常见骗局,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深入剖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话术陷阱,如“保健品骗局”“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理财”等,帮助老年人直观理解诈骗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徐仁飞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