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周一发表了一系列未经证实的言论,他敦促孕妇“咬牙坚持”,避免使用泰诺,并声称该药物与自闭症存在关联。同时,他还呼吁对儿童疫苗接种方案进行重大调整。医学专家指出,这些广泛的建议缺乏证据支持,可能动摇数十年来形成的公共卫生共识。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周一发表了一系列未经证实的言论,他敦促孕妇“咬牙坚持”,避免使用泰诺,并声称该药物与自闭症存在关联。同时,他还呼吁对儿童疫苗接种方案进行重大调整。医学专家指出,这些广泛的建议缺乏证据支持,可能动摇数十年来形成的公共卫生共识。
特朗普的声明充斥着笼统且缺乏依据的建议。此时,白宫正誓言革新美国医疗体系,而医学界和科学界的专家们则对政府看似意图颠覆数十年医学共识的举措表达了广泛担忧。
包括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在内的医学团体,长期以来将对乙酰氨基酚(泰诺的主要成分)列为妊娠期最安全的止痛药之一。但特朗普以愈发强硬的措辞反复强调“服用泰诺有害”,并要求“拼命避免服用”。他宣称孕妇应“咬牙忍耐”,只有“极高发热”才可服用这种非处方药。
事实上,发热与疼痛可能对母体及发育中的胎儿构成严重威胁。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伦理学系主任亚瑟·卡普兰称特朗普的言论“危险”、“不科学”且“充斥着错误信息”。“我担心孕妇服用泰诺后会产生负罪感,觉得辜负了孩子,认为退烧行为有违伦理。这既不公平,也不该成为任何人的负担。”卡普兰向法国新闻社表示。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此事的表态远比特朗普谨慎得多。该机构在致医生的信函中称“尚未确立因果关系”,科学界仍在就此展开讨论。
上月发表的一项文献综述指出,有理由相信泰诺暴露与自闭症之间可能存在关联。但许多其他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结论。该研究的作者提醒,虽然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孕妇切勿在未咨询医生的情况下擅自停药。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流行病学家戴维·曼德尔向法国新闻社表示,研究表明,孕期服用泰诺的潜在风险“似乎低于妊娠期感染失控的风险”。
自闭症是一种与大脑发育相关的复杂疾病,多数专家认为其主要由遗传因素引发。追溯该病症的根源,始终是特朗普政府卫生顾问小罗伯特·肯尼迪的执着追求。数十年来,肯尼迪持续传播疫苗致自闭症的已被证伪的论调。
本周一,肯尼迪力推维生素B衍生物叶酸,称其为治疗自闭症的“突破性疗法”,可帮助症状表现各异的患病儿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周一宣布批准该药片剂型,用于治疗“脑叶酸缺乏症”的特定儿童群体。
疫苗问题同样出现在特朗普会议的杂乱议程中。他热切重复反疫苗运动的论点,包括肯尼迪在内的政府高层人物频频点头附和。
他对包括麻腮风疫苗在内的常规疫苗提出质疑,并暗示将终止疫苗中铝盐的普遍使用。然而,其安全性已通过大量研究验证。
特朗普还力推大幅调整婴儿常规疫苗接种计划,毫无依据地宣称“没有理由”为新生儿接种预防无法治愈且高度传染性乙型肝炎的疫苗。此言论与数十年来形成的广泛医学共识直接相悖。众多专家指出,预防母婴传播这种可能导致肝损伤和癌症的疾病的最佳方式,是在婴儿出生后首日接种疫苗。
就在数日前,肯尼迪亲自挑选的权威咨询小组,尚未建议将乙肝疫苗的首剂接种推迟一个月。该小组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讨论。此举暂时缓解了公共卫生领域众多专家的担忧,他们曾警告推迟接种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美国儿科学会主席苏珊·克雷斯利于周一强调:“拉长或延迟疫苗接种周期,意味着儿童在高风险时期将失去对这些疾病的免疫力。”
“任何歪曲可靠科学依据的行为,都将威胁儿童健康。”
当政治言论跨越其应有的边界,闯入科学与公共卫生的严谨领域,其后果可能比单纯的口头争议更为深远。特朗普和肯尼迪的言论,像是一股强大的逆流,试图冲垮多年来在科学界辛苦筑起的共识堤坝。他们用“感觉”和“信念”挑战了“数据”和“证据”,其影响远不止于孕妇是否服用泰诺、婴儿何时接种疫苗这样具体的问题,更是在动摇整个社会赖以信任的基础。
这些充满煽动性的言论,正在将科学议题转化为政治站队。它让普通人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不知道该相信穿白大褂的医生,还是站在聚光灯下的政客。而当公共卫生建议被当成政治筹码,最终受到伤害的,往往是那些最需要保护的人。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