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是如何建立的?为何又会将枪口对准中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11:21 1

摘要:2023年5月10日,日本外相林芳正接受CNN独家专访时透露,日本正与北约就设立亚洲首个联络处展开磋商。日本和北约这般“暗送秋波”,明显是冲着中国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怎么就和太平洋西岸的日本搅和到一起了?这事儿得从满是恶意揣测的北约起源说起。

2023年5月10日,日本外相林芳正接受CNN独家专访时透露,日本正与北约就设立亚洲首个联络处展开磋商。日本和北约这般“暗送秋波”,明显是冲着中国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怎么就和太平洋西岸的日本搅和到一起了?这事儿得从满是恶意揣测的北约起源说起。

北约的诞生,最早能追溯到一份“8000字电报”。这份文件为何能深刻影响世界局势?得从它的作者乔治·凯南讲起。乔治·凯南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战略家,他在苏联诞生前出生,在苏联解体后离世,一生几乎就是美国对苏战略的写照。他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毕业于名校普林斯顿大学。

1933年,罗斯福上台,美苏关系稍有缓和,凯南作为外交官常驻莫斯科。可刚到那儿不久,斯大林发起的苏联内部大清洗,把他深深震撼了。虽说外国使节不受影响,但苏联的惨状让凯南在意识形态上成了坚定的反苏派。只是罗斯福对苏友好,加上二战时美国有求于苏联,凯南的观点一直没引起美国政府注意。

1945年,两件大事让美国有了战略转向的需求:一是对苏友好的罗斯福突然去世;二是二战结束,美苏合作基础没了。雅尔塔协定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却也催生了两大阵营。面对苏联代表的红色阵营,新上任的杜鲁门拿不准该合作还是对抗,于是在1946年初让国务院给莫斯科发电报,询问驻苏大使馆二把手乔治·凯南的看法。

此时已蹉跎半生的凯南收到信后,那叫一个惊喜。他感觉美国站在了历史转折点,而自己要成为“引路人”了。于是,他拖着病体口述,把对苏联满满的恶意判断,写成了一篇8000字电报。这8000字电报,完全是站在美国立场判断苏联战略思维。凯南先主观预设:苏联天生把西方当敌人。他对苏联的共产主义理想嗤之以鼻,觉得苏联本质就是“选了马克思主义的俄罗斯”,外交策略和沙俄没啥区别。

凯南分析,俄罗斯作为游离于西方的贫穷大国,统治者怕民众接触西方,怕民众发现差距后质疑统治。所以,俄罗斯拼命宣传对抗西方,给民众灌输打败西方的想法,西方想妥协根本没门儿。

把苏联和西方对立起来后,凯南又凭对斯大林的了解,揣测苏联下一步行动。他片面地认为,苏联为了消除内心不安全感,会抓住一切扩大影响力的机会。可能是对自己观点不太自信,他还举了好多“例子”,比如苏联会大力扩充武装力量,在波斯湾或直布罗陀找港口,向不发达地区渗透扶持红色政权,和反西方的国家加深往来。

推论完这些,凯南还说,美国要想在和苏联竞争中占先机,西方国家得团结。对美国来说,苏联是外交上最大挑战,必须团结西方应对苏联的“意识形态威胁”。这就是8000字电报的主要内容。

客观看,这电报逻辑漏洞百出。凯南从没站在苏联角度想过,对共产主义运动也不尊重,那些“可能行动”也不靠谱。苏联后来确实有类似举动,但到底是主动为之,还是被美国逼的,值得探讨。

但在1946年,美国国务院就需要这种片面观点。凯南电报把苏联和沙俄划等号,成功塑造了斯大林“独裁沙皇”形象。对美国政府来说,这电报就像指明灯,直接确定了对苏战略方向。杜鲁门看完电报,马上把凯南召回华盛顿,让他根据电报理论拟定对苏政策。凯南欣喜若狂,从此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战略输出”。

杜鲁门把凯南召回后,和国务卿马歇尔花了一年时间,完善美国挑起冷战的借口。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称:“自由人民正在抵抗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势力征服之意图,美国政策必须支持他们。”这背后的“杜鲁门主义”,成了美国踏入冷战的正式起点。

通常都说,冷战始于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可在当时,美国人心里没底,没有一套完整的战略逻辑支撑他们和英国结盟,国内好多人也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把苏联当成头号战略对手。直到杜鲁门主义出台,美国内部才终于达成共识。以凯南为代表的美国人,用他们那套“以己度人”的法子,硬是把苏联描绘成极具侵略性的战略对手,还一门心思地要建立反苏军事同盟。

思想统一后,美国行动那叫一个迅速。苏联在二战里遭受重创,战后一直忙着恢复元气,根本没精力和美国起冲突。可美国本土没遭战火,实力雄厚,想怎么遏制苏联都行。1947年7月,马歇尔计划登场。这计划表面上是要支持受战争伤害的国家,实际上就是美国想通过经济手段扶持“友好国家”,为建立军事同盟打基础。

美国还假模假样地说要援助同样在战争中伤痕累累的苏联。可到了实际磋商时,却提出一堆严重损害苏联主权的条件,摆明了就是想让苏联拒绝援助。最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对象就局限在美国的盟友和附庸国。美国这“撒钱”的举动,实际上完成了西方阵营内部的整合和分工。

在实施援助计划的同时,美国在军事上也没闲着,开始对苏联进行围堵。1948年,苏联还没有核武器,美国却单方面把自己的核武库规模扩大了近4倍。随着援助计划有了成效,美国盟友的国力有所恢复,下一步自然就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军事同盟。

1949年4月4日,美国带着11个受资助的盟国,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就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北约一诞生,冷战时期的西方阵营也就彻底成型了。可另一边的苏联却有些不知所措,斯大林虽然明白美国的意图和做法,但西方世界对苏联和共产主义那毫无底线的敌意,还是让他深感震惊。

1949年的苏联还深陷二战的阴影,苏德战争让苏联直接人口损失超过总人口的10%。二战结束后的近10年里,苏联既没心思也没能力主动和西方阵营对抗。北约成立半年后,苏联在1949年8月才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可那时美国的核弹总数已经多达235枚。直到北约建立6年后,苏联实在顶不住西方集团的军事压力,才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来应对。

说起来,冷战完全是美国单方面恶意揣测的结果,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蓄意挑起的。美国这么做的根本原因在于,战后的西方集团容不得任何不符合他们价值观的强国在世界上立足。北约因苏联而生,苏联解体了它却还在,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苏联解体后,西方集团眼中的“下一个目标”在遥远的东方渐渐清晰起来。还是那套惯用手段,这些年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把中国抹黑成他们幻想中的“邪恶国度”。如今日本和北约开始苟合,看来西方又要有所行动了。

来源:麻辣涂二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