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钩沉:日伪档案材料中的抗联杨靖宇将军的事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1:07 3

摘要:今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盛大阅兵仪式中,由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了一个“战旗方队”。“杨靖宇支队”的那面战旗似乎显得格外醒目,直播画面中央视给了“杨靖宇支队”战旗长达十几秒的特写镜头。

今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盛大阅兵仪式中,由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了一个“战旗方队”。“杨靖宇支队”的那面战旗似乎显得格外醒目,直播画面中央视给了“杨靖宇支队”战旗长达十几秒的特写镜头。

1940年2月,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所坚守的那份气节,穿透历史的尘埃,至今熠熠生辉,激励着每一个炎黄子孙。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编辑了一套《东北抗日联军历史资料》,里面收录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史料,为我们后人了解东北抗联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第一手的资料。

我摘录几条日本人和伪满档案材料中关于杨靖宇将军的抗联第一路军的史料,让我们一窥东北抗联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史料一:《抗联杨靖宇部袭击满军兵营情况(译文)》(1936年2月27日)

据敌1936年2月29日安东公署警务厅电报云:2月27日一时三十分,红军“匪”杨司令以下150名,袭击通化第二区热水河村西门哨兵,并掳去大枪一支(子弹15发),以后随即袭击国军第二旅第七团兵营,掠走三八式大枪二十三支,子弹1793发,手枪六支,子弹150发,军刀五把,骏马四匹,并将该营舍放火焚烧,同时并掠去民团大枪一支(三八式),俘走第七团团长、刘副官、税务局主任及赴该地日、满殖民经理福岛刀藏(日人)等七人,袭击后向同区四道沟方向逃去,“贼”方损失不详。

史料二:《敌对杨靖宇行动的报告(译文)》(1936年5月22日)

据敌1936年5月22日奉警委第226号报告称:红军杨司令从去年秋季以来,一方面对抗讨伐,动员组织民众进行自卫,以图获得坚固地盘。另一方面则奇袭小讨伐队,解除武装,壮大自己。但虽凶猛地扰乱治安与遁避讨伐队而活动,杨靖宇在去年进入结冰期后,以讨伐队行军不便为机会,已纠合各地少数“匪贼”,发展到拥有600名的“大匪团”,活动于通化、桓仁、辑安县内,如其部下丁参谋率300名“流匪”,袭击满军讨伐队教导骑兵团76名,解除该满军武装,强夺迫击炮一门,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两挺,大枪三十八支,子弹六百发。

又程司令所率约200名,于4月1日在兴京第五区杜家店包围袭击满军机枪连45名,掳去轻机枪一挺,步枪四十支。该“匪”现盘踞在桓仁县石莱地区,杨靖宇统率和纠合他“匪”已达七、八百名,武器和装备有:重机枪两挺,轻机枪八挺,步枪八百支,子弹十万发,并在加强中,其战斗力较强,活动范围亦较宽阔,并有企图袭击县街的表现。

史料三:《日军讨伐杨靖宇部队的状况(译文)》(1937年12月7日)

据敌1938年1月8日奉警备情第34号内称:为歼灭盘踞在奉安境内的抗联第一军杨靖宇以下300名“匪团”,组织日军及警察队,密切配合进行讨伐。计有日军川野、木越、福本各部队及驻南营房治安队,以本溪、兴京两县警察队(本溪县副县长以下58人,第四区碱厂森野警佐警察署长以下50名,第二区警察队80名,兴京五区警察队150名,城场办事处警察50名,并各地自卫团200名),于1937年12月4日在南营房七公里地方,小部接触交战,日军死伤各一名。

次日(5日),接到“杨匪”大队300余名,在南营房东南老边沟集结之情报,讨伐队即予围攻,但“匪”据守险峻的山岳地带,以轻重机枪进行顽抗,约九小时战斗,“匪”团四散奔跑。在战斗中,日军战死12名,负伤10名,治安队战死1人,负伤三人,自卫团负伤1人,敌方(指杨靖宇部)不详。

史料四:《伪军警对活动在本溪的抗联一路军讨伐情况(译文)》(1938年4月26日)

据敌1938年4月26日奉高检察厅第207号详报称:“共匪”程斌及常伯英部受我警察队连续数日讨伐,损失甚大,正计谋逃脱中。我为不给敌喘息和整顿机会,以便消灭该“匪”,遂令装备优良、训练较好的470余名警察队于4月13日6时,共分四路实施包围攻击,但刚至本溪二区大清沟时,忽遭到来自502高地100米前方百余名“共匪”的火力猛射,当时发生三名死伤。二中队便仓促展开,与敌激战。

不久又出现100余名“匪徒”从高地西南50米地方侧射,我队越陷入苦战状态,此时一小队副和两名警长阵亡,敌人更集中火力射击,特别是压制步兵炮的射击,使炮手中弹昏倒。当此之际,我方伤亡增加,而被迫移动,在移动中,队员攀登悬崖,企图占领山腰,以便应战。但潜伏在502高地峡谷间之30名“匪兵”,视步炮队及轻机分队伤亡严重,便一举突入阵地,夺去步兵炮一门,轻机枪两挺。

四中队见此情形,便迅速占领高地,以便向“匪”迎接,但“匪团”早见此情况,便开始向东南方移动,并又射杀我警察队十数名,掳走十一人(被解除武装后放回),我方因损失过大,行不如意,故撤向胡家堡子整理待命。此次战斗,我方战死警察五人(内日人三名),自卫团二人,负伤警察九人,自卫团一人,被掠去步枪十四支,步兵炮一门,机枪两挺,匣枪三支,手榴弹二十颗,机枪八百发,步枪弹一百发,手枪弹二百粒,已知敌死伤六人,其余详情不知。

史料五:《抗联一路军袭击辑安县青沟子集团部落战斗(译文)》(1938年8月19日)

据敌1938年9月5日通省警情第320号报称:8月15日午后十一时三十分,红军杨靖宇“匪”以下500名,为筹集粮食,便趁深夜之际袭击青沟子部落,依其人多用包围逼攻方式,破坏铁丝网五处,迫近部落大门,王署长及佐藤警长勉励部下据守炮台抵抗,但因寡不敌众,被迫退至警察署院内应战,“匪团”便从各门蜂拥而入,烧毁炮台两座,并将八名自卫团解除武装,并掠走食品若干。当援军赶至,“匪”即惊慌向蚂蚁河方面进发。

即便从敌伪方面带有主观性和倾向性的报告来看,东北抗联一路军在杨靖宇将军等的领导下,机动灵活地主动消灭敌人,武装壮大自己的英勇行为,仍然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而抗联战士生存之艰难也从以上敌伪的报告可见一斑,敌人不断地组织各种所谓的“讨伐队”对抗联队伍进行“清剿”,而杨靖宇所抗联的队伍却是越“剿”越多,活跃在白山黑水之间,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让敌人闻风丧胆,寝食难安。

来源:文一史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