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生态和美”引来“农商和鸣”,“和谐”乡村描绘“幸福”美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1:19 1

摘要:清晨,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三河村的稻田里,无人机螺旋桨的呼啸声划破了宁静。村民王天一专注地握着遥控器,看着防治病虫害的药水均匀地洒向稻穗。微风拂过,成片的水稻翻起层层绿浪,裹挟着丰收的希望。“眼下正是最关键的灌浆期,得防台风、保供水,温度也不能过高。”王天一

清晨,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三河村的稻田里,无人机螺旋桨的呼啸声划破了宁静。村民王天一专注地握着遥控器,看着防治病虫害的药水均匀地洒向稻穗。微风拂过,成片的水稻翻起层层绿浪,裹挟着丰收的希望。“眼下正是最关键的灌浆期,得防台风、保供水,温度也不能过高。”王天一的言语间,满是对农事的熟稔。

2020年,村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王天一顺势承包了500亩地。此后,亩产一年比一年稳健。今年春天,村里新规划的50亩良田种上了优质品种“沪软玉1号”,这让他更加底气十足。“现在的灌溉方式,用手机点一点就能精准控制,和从前的大水漫灌相比,省水又省力。”这几年,在村里的支持下,他先后投入200万元升级农机设备,无人机、智能拖拉机、烘干机一应俱全。“如今种地靠的是科技,大大解放了人力。”王天一说。

田间的农耕故事在不断更新,村里的烟火气也愈发浓郁。不远处的“壹欢贰喜”小院,已成为知名的网红打卡点——用稻米特调的咖啡散发着独特香气,以“三禾小菜园”新鲜采摘的时蔬烹制的打边炉,正冒着热气,撩动着食客的味蕾。这片25亩的“三禾小菜园”,是村里盘活闲置土地打造的重点项目,既有村民自耕自种的地块,也开放给城里人托管认领,成了联结城乡生活的温馨纽带。“今年初,我们将原来的农家乐升级改造成这个乡村小院,没想到特别受欢迎,许多游客都想来这里体验乡村的慢生活。”小院负责人介绍道。

能吸引并留住游客,离不开三河村优良的生态环境。村子里河道密布,近年来,村委会持续投入资金进行支浜整治、河塘清淤、生态护坡修建、绿化景观提升等。村民岳亚东感叹:“傍晚去河边散步特别惬意,水清岸绿,不比城里的公园差。”

好环境引来了新业态,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新课题。“壹欢贰喜”小院筹备之初,就面临缺少停车场、游客车辆占道影响村民出行的难题。当时,村旁有一块0.3亩的旱地,但因涉及3户村民的土地承包权,大家对权益保障有顾虑,不愿流转。村委会干部没有强行推进,而是一次次上门沟通,耐心讲解流转补偿政策,帮忙梳理规范的合同条款,认真记录并回应村民对土地用途、收益分配的种种关切。同时,村委会郑重承诺:停车场建成后的收益将用于村内路灯维护,且小院招聘时会优先考虑本村村民。经过十余轮坦诚协商,这块旱地最终成功改造成了停车场,不仅新增了15个车位,还加装了夜间照明设施,既解决了经营者的停车难题,也便利了村民的夜间出行。

如今,稻浪翻滚、河水潺潺,小院的灯光下洋溢着欢声笑语。三河村正用“生态和美”提升乡村颜值,以“农商和鸣”激活土地价值,靠“治理和谐”凝聚人心,让城乡双向奔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