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3年6月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一则标注着“PARP1-selective inhibitor HRS-1167”来自中国药企恒瑞的临床数据,吸引了默克全球BD团队的合作兴趣。
在2023年6月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一则标注着“PARP1-selective inhibitor HRS-1167”来自中国药企恒瑞的临床数据,吸引了默克全球BD团队的合作兴趣。
仅在5个月之内,默克和恒瑞便达成正式合作协议:默克获得HRS-1167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以及对于ADC药物SHR-A1904的独家选择权。恒瑞获得1.6亿欧元的预付款,此外,基于合作研究项目取得的特定研发进展、注册进展和商业化里程碑,恒瑞有权获得最高达14亿欧元的额外付款。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破冰之旅。紧接着,和誉、泽璟等不同的中国创新药企与默克先后达成了外部创新合作。近年来,随着中国创新药的License-out呈现井喷之势,中国创新药的价值和速度也获得了公认,默克的布局有着先验者的姿态。面对中国创新药企的蓄力崛起,默克这一拥有350多年历史、在华深耕超过90载的老牌德国药企表现出了诚意与敏捷:自研与引入双翼驱动,在华频频出手达成合作。
9月初,在默克第三届中国生物技术总裁圆桌会(China Biotech CEO Roundtable)的次日,周虹接受医趋势专访,作为目前在跨国药企全球管理层里职位最高的华人女性,她用自己的视角解析跨国药企在华BD提速的现象,深度探讨中国创新生态与老牌跨国药企之间的共融共生,以及默克致力于成为医药健康领域“首选合作伙伴”背后的底层逻辑。
▲默克医药健康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及国际市场负责人周虹
01、一切正在发生变化
2021年,从罗氏中国区总裁到接过默克抛来的橄榄枝时,周虹给自己的定位是“桥”:“我希望做好多元文化中间的桥梁,不管是在德国、中国还是其他国际市场,就好像一个外交官一样能促进互相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周虹管理着默克医药健康业务除北美外的全部市场。此外,周虹还负责默克全球心血管、代谢和内分泌业务,这一业务占据默克四大治疗领域的核心地位。
话题从刚刚结束的默克中国生物技术总裁圆桌会和首届默克开放创新日(Open Innovation Day)开始,今年有什么新的变化呢?“不同于以往大部分海归背景的标配,今年圆桌对面的创始人,一些并没有海归背景,而且,我们不仅看到成熟生物技术企业的创新力在不断发展,一些科研机构、院校孵化出来的公司创始人还非常年轻、很有活力。”周虹直言,“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更多元化。不同于以往比较集中的热门靶点,如今的创新可能发生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疗法、不同的技术和不同的阶段。“
速度、高效仍然是中国创新公司不变的标签,变化的是越来越多聚焦First-in-Class或者Best-in-Class的创新产品。这是过去十年中国创新药产业积累的结果,当中国创新药力量的蓄力崛起,与跨国药企的管线调整布局双向奔赴,会快速生长出新鲜的故事。
比如2023年12月,默克与位于上海的和誉医药达成一项重要合作:默克获得了CSF-1R抑制剂Pimicotinib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中国台湾的独家商业许可,并拥有全球其余市场的选择权。首付款7000万美元。
2024年11月,全球III期MANEUVER研究针对腱鞘巨细胞瘤(TGCT)的研究结果公布。数据显示,MANEUVER研究达到主要终点,第25周时,Pimicotinib组的客观缓解率(ORR)达54.0%,相比安慰剂组的3.2%具有显著优势。
2025年4月,默克行使全球商业化选择权,行权费用为8500万美元,从而获得了全球范围内商业化Pimicotinib的权利。
三年三大步,和誉和默克合作的范式,一方面呈现了中国创新展现出同类最佳(Best-in-Class)潜力,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临床价值逐渐获得国际认可;另一方面,对于默克这样的跨国制药公司来说,助力中国创新走向国际舞台正在成为一再被验证、切实可行的落地战略,中国正在成为外部创新重要的策源地。
02、首选合作伙伴与借船出海
中国医药健康业务是默克全球的第二大市场。在默克医药健康全球,中国业务贡献率超过15%。这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市场对于默克的重要性。
2023年,在全球管理层达成一致,将外部项目合作作为公司补益研发管线的重要战略后,默克专门成立了“外部创新投资委员会”,成员除周虹之外,还包括北美市场负责人、研发负责人、CEO以及CFO。今年,外部创新投资委员会的决策步伐更是进一步加快。
那么,什么样的项目会成为默克的优选呢?“战略契合度、科学创新性、执行能力是默克考量的三个主要维度。”周虹解释道。
“首先,我们不会踏足完全没有经验的领域,合作项目与默克本身管线应该具有协同效应;其次,是对应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合作项目具有创新性;再来,是合作伙伴对研发及创新的持续投入;最后,当然离不开合作项目是否可商业化,诊疗路径是否可预见。”
默克的策略是“focused leadership strategy”,即优先聚焦现有核心治疗领域,同时,对存在巨大、未被满足临床需求的相邻赛道保持战略开放性。在全球寻找合作项目时,默克也基于不同的市场战略有着细分的侧重方向。对于China for Global,默克重点关注具有全球创新竞争力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的创新药物;对于China for China,默克侧重能够填补中国临床空白、满足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的优质创新资产;而对于China for Region,默克则关注更具可负担性的创新药物,希望能够切实惠及患者,尤其是在新兴市场。
依托超过350年的深厚积淀,默克在全球65个国家都有商业化布局,在全球各主要市场均根基深厚。“凭借对不同国家/地区复杂医疗体系的深刻理解、与各国监管机构的高效对接经验,以及结合全球视角与本地化洞察的市场动态适应力,默克在不同的国家都能高效推进产品的商业化,加速创新药物落地,提高产品可及性。”周虹如是说。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撑下,中国的整体创新环境正在不断演变,一年以前还在担心资本寒冬的中国创新药市场,如今创新生态自我生长的速度更快到来。周虹把这种现象称为“内生性火种”。在她看来,中国医药产业正在跨过“Me-Too 冗余—资本出清—源头重生”的完整周期,而跨国药企如果还停留在“来扫货”的认知,将错过下一波“生态共创”的红利。
来源:MedTrend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