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遇丰收节·采茶春山上|河南信阳:毛尖凝春露 杯中映山河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9 12:49 1

摘要:4月18日,央广网2025云遇丰收节·谷雨篇特别直播节目在河南、湖北、安徽、陕西、福建、江西、浙江七地进行联动直播。当镜头对准河南省信阳市,这里的茶与景又会带来哪些惊喜?

央广网信阳4月19日消息(记者 张羲轮)4月18日,央广网2025云遇丰收节·谷雨篇特别直播节目在河南、湖北、安徽、陕西、福建、江西、浙江七地进行联动直播。当镜头对准河南省信阳市,这里的茶与景又会带来哪些惊喜?

茶山叠影:云雾织就的生态画卷

清晨,大别山的晨雾尚未散尽,信阳市浉河区何家寨的茶山中缀满星点人影。采茶人指尖掠过茶梢,嫩芽坠入竹篓的簌簌声,惊醒了沉睡的春山。这里是北纬32°的“绿茶黄金带”,《茶经》中“淮南茶,光州上”的传奇,正化作万亩茶园间的一缕鲜香。

何家寨茶垄沿山势蜿蜒(央广网发 赵梦阳 摄)

浉河区何家寨的茶垄沿山势蜿蜒,墨绿茶树随山势起伏,如巨幅青缎铺展至天际,山风掠过南湾湖面,携着湿润水汽漫过茶林,芽尖凝露折射微光,仿若撒落的银屑。许多游客正在何家寨露营基地的茶园里体验采茶,见他们俯身拨开叶片,寻觅新芽。

何家寨的蜕变,是信阳“茶+”战略的缩影。吉小象何家寨露营基地品牌发展部负责人马天宝立于茶山观景台旁,脚下是星罗棋布的白色帐篷酒店:“信阳人待客先奉茶,这是大人从小教给我们的。现在我们用茶旅融合,想让这杯茶‘活’出新滋味。”

茶山上的白色帐篷酒店(央广网发 赵梦阳 摄)

据了解,这里的茶山被南湾湖的湿气浸润,酸性砂壤与昼夜温差交织出特殊的气候。信阳市浉河区茶产业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全区茶园面积达63.5万亩,茶叶总产量5.7万吨,涉茶综合产值突破117亿元。

匠心淬炼:指尖上的毫厘乾坤

摊晾中的信阳毛尖(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信阳毛尖的特点就是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说话间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肖珺景漫步于茶园,托起一捧新叶,指尖白毫如霜。她示范采茶动作时,手腕轻提芽根:“采茶要用手指肚往上提,像这样——”话音未落,嫩芽已悄然落入掌心,“若用指甲掐采,横截面氧化会让茶汤失掉‘鲜活气’。”

从采摘鲜叶到成形,信阳毛尖需历经杀青、揉捻、擀条等等严苛工序。“杀青要到位,擀条要均匀,理条靠手感,火候是关键。”肖珺景面对记者细述信阳毛尖制茶要诀,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她说今年天气炎热,特别准备了冷泡茶。“希望游客能亲手完成‘从茶园到茶杯’的全流程,感受茶叶由苦转甜的生命之旅。”

毛尖在锅中翻滚(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黄辉告诉记者:“2025年,浉河区采取多项措施推动春茶生产。一是资金保障,金融机构授信6亿元,助力浉河区春茶生产。二是保障采茶用工。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招募信息,成功招募到本地采工5.2万余人,同时吸引了外地采工8.8万人。目前市场上,鲜叶价格在100元至300元/斤之间波动,干茶的价格则在300元至3000元/斤区间,鲜叶和干茶的均价同比均有所提升。”

“人间四月天,浉河品毛尖。”信阳市浉河区委书记赵军华立于云雾缭绕的茶山观景台,身后是起伏的翠浪,“这里的茶带着陆羽笔下的古意,苏轼杯中的诗情。诚邀天下人共赏‘毛尖源地·山水浉河’——到信阳小院静听炒茶声,去南湾湖畔慢煮春水,让千年茶香浸润人间烟火。”

暮色浸染茶山时,何家寨的灯火次第亮起。当一盏春茶入喉,那穿越《茶经》的“茶气”,正携着大别山的晨雾、南湾水的清冽,在舌尖绽放一个鲜活的春天。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