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至26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简称第三届“工匠大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以“匠心铸梦 向新而行”为主题,共设有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创新成果路演、百位工匠心语、
9月23日至26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简称第三届“工匠大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以“匠心铸梦 向新而行”为主题,共设有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创新成果路演、百位工匠心语、闭幕式6项主要活动,并设置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区。
据悉,广东省有十多名大国工匠、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代表参加大会,刘宇辉、黄云飞、郭春光、陈可营等多名工匠代表将参加创新成果路演、百位工匠心语等活动,多项职工创新成果将在全国总工会展区、全国职工“五小”成果展区展示,十余件实物展品将亮相广东展区。
此次大会的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区,面积约8400平方米,主要包括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五小”成果、地方和产业工会三部分。
广东省总工会展区共150平方米,以“匠芯赋能 湾区智造”为主题,巧妙围绕“芯片”结构布局。展区外墙和内部图案将芯片的微观结构与粤港澳大湾区宏观地图进行艺术化融合,寓意着广东的产业发展,既依靠微观层面上的创新突破(芯片之芯),也离不开宏观层面上粤港澳三地的开放融合(湾区之心)。展区成果展示精心规划为平台赋能、智联粤动、服务赋能、创新生态四大板块,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广东产业发展的创新成果与卓越成就。
在第三届“工匠大会”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区的广东省总工会展区。全媒体见习记者钟阳/摄
观展 | “四大板块”呈现广东产业活力
平台赋能板块
通过政策墙呈现了广东产改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创新,一条产改宣传片浓缩了广东产改的历程、成果与工人获得感。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对产改工作高度重视,省级层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超百项,为广东产业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政策基石。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广东产改成果丰硕,全省现有产业工人2500多万,技能人才2201万,占比达88%;创新工作室约1.5万家,位居全国首位;现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115名、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6587名,大国工匠15名、南粤工匠110名,构成了广东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智联粤动板块
主要展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和低空经济产业链。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巩固提升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聚焦低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广东各级工会深化产改,积极发挥劳模工匠人才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人工智能领域,广东已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广汽集团的第二代服务机器人、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悟空”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将展示广东在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实力。低空经济领域,广东同样表现卓越,聚集企业超1.5万家,消费级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均居全国第一,中航通飞的AG600“鲲龙”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广汽自主研发的飞行汽车模型等,将带领参观者领略低空经济的无限可能。
服务赋能板块
包括劳模“助企行”特色区域展示和八大实训路线。自全国总工会启动“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以来,广东积极响应。今年5月,广东省总工会启动“劳模工匠进万企 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项行动,短短4个月,新组建劳模工匠服务队663支,服务企业3320家,产生经济效益9.1亿元。展区将通过屏幕展示劳模助企案例,让参观者感受劳模工匠的强大助力。
创新生态板块
分为VR沉浸体验和匠心漫谈。为了让参观者更深入地感受工匠精神,展区特别设置了互动装置体验区域。广铁公司南粤工匠王友发团队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便携式仿真模拟驾驶培训装置,将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高铁驾驶的乐趣。同时,“匠心漫谈”区域将播放南粤工匠们的精彩视频,展现他们的匠心故事和卓越风采。
记者:黄细英
来源:广东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