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笔记】孙芳琪:与检察同行的光影岁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09:39 1

摘要:成长是怎样的?每一位青年检察干警都有不同的感悟,但都有着共同的内核——坚守初心使命的赤诚、锤炼专业本领的执着、守护法治天平的担当。【成长笔记】专栏正式开启,期待大家在字里行间,留下拼搏的足迹,凝聚奋进的力量,一同见证彼此在检察事业征程上的熠熠生辉。

成长是怎样的?每一位青年检察干警都有不同的感悟,但都有着共同的内核——坚守初心使命的赤诚、锤炼专业本领的执着、守护法治天平的担当。【成长笔记】专栏正式开启,期待大家在字里行间,留下拼搏的足迹,凝聚奋进的力量,一同见证彼此在检察事业征程上的熠熠生辉。

讲述者

市院宣传教育科四级主任科员 孙芳琪

2020年夏天,我心怀对“检察蓝”的向往,来到了葫芦岛市人民检察院宣传教育科。五年光阴流逝,组织的关怀和同事们的互助带领我一个检察“小白”,一步步熟悉检察工作,并逐渐在工作中找到方向,肩负起责任。个人三等功的荣光、三次“服务标兵”的肯定,它们记录着我前行的轨迹。

光影定格:

方寸之间铭刻信仰

初次拿起单反相机学习光圈、快门、构图,是在单位组织的专业摄影培训课堂上,这次培训让我第一次体会到“光”与“影”的艺术魔力。此后每一次扛起相机步入会场、走向街头普法活动现场,我都努力捕捉每一个关键瞬间——取景框中那庄严的检徽、检察官专注办案的身影、干警们集体参加活动的群像……通过一次次的现场拍摄和后期琢磨,我对检察工作的理解也随着镜头深入。辽宁省检察机关“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评选摄影二等奖以及市直机关“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美术、书法、摄影线上展览活动纪念奖的证书,与其说是荣誉,不如理解为这些定格瞬间回馈给我的一瞥。

笔尖耕耘:

字里行间传递担当

如果说镜头是瞬间的捕捉,那么文字便是深度与温度的承载。初次接触公文写作和新闻稿件,那份“本领恐慌”记忆犹新。面对着空白的文档和闪烁的光标,常常觉得无从下手,字斟句酌间总担心无法精准传递检察工作的分量。于是,学习成为了日常,除了单位组织的新闻写作专题培训,我还向前辈虚心请教写作的窍门,从他们修改的批注中汲取养分;细读各类优秀稿件和材料,分析结构,琢磨遣词造句的功力。同时,我深知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从会议信息、活动报道,到复杂的综合材料、视频脚本,每一次起草、修改、定稿的过程,都是对检察职能更深层次的理解。当看着自己撰写、修改的稿件登上省级媒体的版面,我真切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和价值所在,那些文字背后,记录的不仅是工作成果,更是“检察蓝”们用行动诠释的忠诚与担当。

云端新声:

指尖传递法治回响

初涉新媒体,看着代表“葫芦岛检察”的账号界面,我也曾感到手足无措。如何将专业的检察工作转化为群众爱看的鲜活内容?如何让法治声音穿透屏幕直抵人心?唯有对标学习、苦练内功、创新表达。每一个与同事共同策划的宣传方案,每一期尝试将法言法语转化为通俗鲜活语言的稿件,都似一枚投石问路的石子。在我们的努力下,我院头条号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检察头条号二十佳”、微博在全国检察官方微博规范化管理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账号单位”、策划的《雪中炭 检察情》在“全国检察机关第六届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中荣获微视频类优秀作品奖、以全市检察机关典型案例为原型拍摄的多部视频作品在省市电视台播出,我深刻体会到新媒体的力量在于它能穿透屏幕,与群众建立连接,让法治的声音深入人心。

回望五载,扛起相机奔走在会场活动之间,为捕捉瞬间屏息凝神;办公室里敲打键盘,为准确表达字斟句酌;与同事们头脑风暴,在指尖敲击中迸发创意灵感。我深知自己手中的镜头视角有限,笔下的文字难以展现检察工作的全貌,新媒体的探索也永无止境。检察宣传人员不只是时代的记录匠人,更是法治信仰的雕琢者和传播者。前路漫漫,我将继续以光影为证、以文字为脉、以云端为桥,将正义的光与暖,持续倾注于此间的每一帧时光。

策划:市检察院宣传教育科

编辑:孙芳琪 校对:胡鑫烨

审核:董 洋 监制:胡学文

来源:葫芦岛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