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将175个国家15万用户迁移到SAP S/4HANA,仅用34小时停机时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09:39 1

摘要:2025年9月18日,IBM宣布其全球ERP转型项目已顺利完成,从传统的SAP ECC系统迁移至RISE with SAP S/4HANA Cloud Private Edition。这标志着IBM完成了SAP企业史上规模最大、复杂度最高的SAP S/4HAN

一场耗时18个月、覆盖175个国家的ERP系统大迁徙,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IBM在AI时代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宣言!

失业君小编 | 文
Bacho Grigolia | pexels图

2025年9月18日,IBM宣布其全球ERP转型项目已顺利完成,从传统的SAP ECC系统迁移至RISE with SAP S/4HANA Cloud Private Edition。这标志着IBM完成了SAP企业史上规模最大、复杂度最高的SAP S/4HANA Cloud现代化项目之一。

这项历时18个月的转型工程覆盖175个国家、服务15万用户,仅用34小时停机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壮举。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ERP系统作为企业的数字核心,其现代化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在AI时代保持敏捷性与竞争力。

IBM此次ERP转型项目堪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在不影响全球业务连续性的前提下,将庞大而陈旧的SAP ECC系统升级至现代化的云原生架构。

IBM的SAP环境规模惊人——数据库达到14TB,包含数万个自定义代码对象。如此规模的企业在迁移过程中面临诸多技术难题:数据完整性保障、业务流程无缝衔接、最小化停机时间等。

为解决这些挑战,IBM采用了SNP的CrystalBridge选择性数据迁移解决方案和BLUEFIELD智能数据迁移方法论。这种方法允许IBM只迁移关键数据,而非全部14TB数据,最终优化存储25%,仅迁移了10TB关键数据。

同时,项目联合smartShift进行了代码重构,修复了30000个自定义代码对象,对320000行代码进行了现代化改造。这种精细化的代码优化为后续AI和数据分析功能的集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IBM此次迁移选择了RISE with SAP搭载IBM Power Virtual Server平台的解决方案。这一选择反映了IBM对混合云战略的坚持,也体现了其“设计混合”的方法论——根据弹性、性能、安全性等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负载部署决策。

这一技术组合的优势明显。IBM Power服务器以高安全性、高扩展性和高可用性闻名,其在SAP认证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中可用性排名第一。对于追求稳定性的企业ERP系统来说,这种可靠性至关重要。

合作伙伴生态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IBM与SAP拥有超过50年的合作伙伴关系,全球超过10,000家SAP客户采用IBM系统架构运行SAP解决方案。

此次项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合作关系,SNP、smartShift等专业厂商的加入形成了完整的解决方案联盟。

IBM还推出了Transformation Suite for SAP Applications,这是一个集成了评估、迁移、测试等功能的全面产品套件。该套件将帮助其他企业加速类似的SAP S/4HANA迁移项目,进一步巩固IBM在SAP迁移服务市场的领导地位。

从商业价值角度看,IBM的这次ERP迁移项目已经产生了显著效益。据官方数据显示,项目帮助IBM降低基础设施和运营成本达30%,同时提高了运营效率。

具体来说,简化IT环境带来了服务器和数据管理费用的直接下降。改进的报表执行和批处理性能提升了工作效率。而实时洞察能力则使企业能够更快做出数据驱动的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IBM通过内部AI应用已实现35亿美元成本优化,预计营业利润率提升5个百分点以支撑年均8%的EPS增长。ERP系统的现代化为更大规模的AI应用奠定了基础,创造了额外的附加价值。

对于正考虑类似迁移的企业来说,IBM的经验表明,尽管前期投入巨大,但长期投资回报率十分可观。一项独立的Forrester调研报告显示,在混合环境中使用IBM集成自动化工具,三年内投资回报率可达176%。

IBM的这次ERP迁移远不止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其AI与混合云战略的关键基础。Arvind Krishna曾明确表示:“能否应用量身定制的AI技术、并产生可衡量的业务成果,将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

现代化ERP系统为AI集成提供了必要基础。IBM正在其watsonx平台上构建企业级AI能力,该平台已与Adobe、AWS、微软Azure等1000多项核心业务系统集成。而一个现代化的ERP环境是这些AI代理顺畅运行的前提条件。

从行业角度看,IBM的成功迁移为其他大型企业的ERP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参考。根据DSAG的报告,48%的SAP用户已注册或计划注册RISE with SAP,相比2024年的16%大幅增长。这表明企业正在加速云迁移和升级战略。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SAP的许可模式复杂性给云迁移带来障碍,而2027年主流支持截止日期正在迫近。IBM的经验表明,选择性迁移和代码现代化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策略。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随着ERP迁移的完成,IBM现在可以将重点转向AI驱动的业务流程优化。IBM已计划将AI嵌入基于SAP企业技术平台的云解决方案,包括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规划等。

同时,IBM也在量子计算领域积极布局。IBM与东京大学的合作标志着量子计算进入新阶段,部署的156量比特Heron处理器使系统量子门操作误差率降低3至4倍。这些前沿技术最终将与核心ERP系统集成,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对于考虑类似迁移的企业,IBM的经验提供了一些关键启示:尽早规划迁移路径,优先考虑数据优化而非全量迁移,投资代码现代化为AI应用做准备,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

未来几年,随着2027年SAP ECC主流支持截止日的临近,全球数万家企业将面临类似IBM的迁移决策。IBM提供的不仅是一条技术迁移路径,更是如何将ERP现代化与AI和混合云战略紧密结合的蓝图。

当其他企业开始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之旅时,IBM的经验将成为重要参考——它证明了一个精心策划和执行的ERP迁移项目,不仅能降低运营成本,更能为未来的AI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网友热议


@
星期二咖啡(IP沪)

34小时停机完成迁移的挑战有多大。IBM采用选择性数据迁移和代码现代化是明智之举,这为很多纠结于“全量还是增量”的企业提供了新思路!


@cathykiss
(IP京)

这根本不是一次简单的IT升级,而是IBM为未来十年AI战略铺路的基石。没有清洁、集成的数据,watsonx就是无源之水。IBM这是在用自身做标杆,向市场展示其“设计混合”方法论的价值。


@玖遍哥
(IP粤)

降低30%成本?这个数字需要打个问号。这类巨型项目的真实成本往往被隐性支出(如内部人力投入、业务部门适应期损失的生产力)所稀释。希望未来有更透明的第三方审计报告来验证这些效益。


@thoughtX
(IP浙)

小公司的体量和IBM没法比,最关心的是中等规模企业实施RISE with SAP的性价比。IBM的经验很好,但可能不太具备普适性

通篇看下来,最震撼的是修复了30,000个自定义代码对象……这得是多少程序员的心血啊。感觉企业数字化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长期工程。


@布拉德皮蛋粥
(IP鲁)

有趣的选择!IBM没有把系统完全放在公有云上,而是选择了Private Edition on IBM Power。这充分说明了核心企业负载对性能、安全和合规性的极致要求,混合云在可预见的未来依然是大型企业的主流选择……

最后一条,

巨头的选择……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