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太阳”打破稳定聚变反应纪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7 22:41 1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宣称,其研究的“人造太阳”核反应堆本周将超高能等离子体限制时间延长至 1,066 秒,是其之前的世界纪录的两倍多(相比之下,其之前的纪录是在 2023 年创下的403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宣称,其研究的“人造太阳”核反应堆本周将超高能等离子体限制时间延长至 1,066 秒,是其之前的世界纪录的两倍多(相比之下,其之前的纪录是在 2023 年创下的403 秒)。

利用被称为实验先进超导托卡马克(EAST)的实验反应堆,科学家将等离子体加热到超过 1 亿摄氏度的温度,并成功控制旋转的原子汤超过 17 分钟。

其目标是在地球上的核聚变反应堆中重现为太阳等恒星提供能量的过程,从而生产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并且不会冒核熔毁的风险,而这种风险仍然存在于 2011 年熔毁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等裂变反应堆中。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在官方声明中表示:“聚变装置必须实现数千秒的高效稳定运行,以实现等离子体的自持循环,这对于未来聚变电站的持续发电至关重要。 ”

尽管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无数的“突破”,科学家们最近才开始产生微量的净正能量,或者从反应中获取比他们投入的更多的能量——而要大规模地做到这一点可能会非常困难。

EAST是一个环形反应堆,旨在将高能等离子体限制在一个环形旋转中。但要实现点火,或者达到反应能够自我维持的程度,仍然需要大量的能量,远远超过其自身产生的能量。

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然希望未来的反应堆能够彻底颠覆这一现状。例如,法国超级昂贵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可能为未来的聚变反应堆设计奠定基础,从而将聚变能的理念变为现实。

但我们必须保持耐心,直到我们能够确定这是否真的有可能。尽管ITER反应堆半年前就已完工,但预计至少要到2039年才能投入运行。

中国"人造太阳"创造的新纪录不仅彰显了人类在清洁能源探索道路上的非凡智慧,更如同一道划破夜空的曙光,照亮了可持续未来的可能。从这既是对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论断的生动诠释,更是人类智慧与自然规律共舞的壮丽诗篇。

来源:永不落的红黑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