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我们曲阳人从小吃到大的老味道,现在直播间下单还有专属优惠……”9月13日,曲阳县潮·悦滨湖公园内人声鼎沸、香气四溢,由曲阳县融媒体中心策划的“金秋月满 吉食相伴”合顺祥月饼品鉴展销会正在举行。
活动现场,主播直播间在售卖月饼。 王文燕 摄
保定日报讯(记者葛淑霞 通讯员王文燕)“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我们曲阳人从小吃到大的老味道,现在直播间下单还有专属优惠……”9月13日,曲阳县潮·悦滨湖公园内人声鼎沸、香气四溢,由曲阳县融媒体中心策划的“金秋月满 吉食相伴”合顺祥月饼品鉴展销会正在举行。
曲阳县融媒体中心精心策划的本地月饼品牌品鉴会现场。王文燕 摄
此次活动是曲阳县探索“媒体+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为本土品牌搭建起高效推广展销平台的同时,通过10余位人气主播的现场直播,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销量,掀起消费热潮。据统计,当天现场销售额达15万元,线上达38万元。抖音直播间销售突破1万单,占平台当天特产零食销量排名全国第三。
主播们妙语连珠,通过试吃展示、限时折扣、互动抽奖等方式,极大调动了线上观众的购买欲。无法亲临现场的网友在直播间下单,有的网友循着直播间的指引来到活动现场,实现“线上引流、线下变现”。“没想到这么热闹,早就听说过合顺祥这个牌子,在直播间看到现场这么火爆,我立马就赶过来了,准备多买几盒送给亲戚朋友。”被直播间吸引到现场的王霞说。
活动现场的展位前,询价、品尝、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销售人员忙得不亦乐乎。合顺祥创始人陈东华介绍:“公司坚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药膳与食品理念相结合,开发出好吃且健康的产品。公司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并且注重地域文化融合,在产品包装中巧妙植入曲阳文化元素,致力于传承和守护曲阳本土品牌。”
据了解,曲阳县将继续深化“媒体+”战略,探索与更多本土特色产业的创新合作模式,更好地利用媒体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以赛促培 小核桃雕出涞水文旅金名片
保定日报讯(通讯员贾晨阳 岳雷雨)9月9日,2025年涞水县第七届“工匠杯”核木雕技能竞赛在该县农特产品批发市场成功举办。来自县内外的50余名核木雕从业者和爱好者齐聚一堂,以刀为笔、以核为纸,在精雕细琢之间展现传统技艺的非凡魅力,传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活动现场。岳雷雨 摄
竞赛在紧张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上午8时,理论知识笔试率先举行,重点考核选手对核木雕技艺理论及行业规范的掌握情况。9时30分,实操环节正式开始,选手们依照抽签顺序进入工位,迅速投入创作。竞赛设“精修美容”与“核桃雕刻”两个组别,分别考验选手对核桃配对与修型的精准把控和创意设计与主题表达。现场刻刀声簌簌,指尖翻飞之间,一个个朴素的核桃逐渐显露出生动形态,或成山水意境,或为祥瑞图案,选手们专注的神情与熟练的技法引来不少观众驻足赞叹。
评审委员会由5名资深专家和裁判员组成,从理论成绩和实操成果两大维度进行综合评定。经过数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精修美容组金奖由王明霞获得,核雕组金奖由胡浩亮摘得。“能在这样高水平的比赛中和同行交流,是非常宝贵的机会。”胡浩亮表示,“这不仅是对个人技艺的认可,更是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一种激励。”
涞水县作为全国最大的麻核桃生产基地,始终把“赋能技能人才,助力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持续挖掘核木雕技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潜力,通过举办竞赛、开设培训班等一系列举措,推动这一传统手工艺从小众走向大众。截至目前,全县核雕和核桃美容从业者已超过1万人,产品远销全国,成为代表涞水文化形象与产业特色的一张靓丽名片。
农旅融合 高阳县梨果丰收采摘忙
游客采摘梨果。 杨瀰 摄
保定日报讯(记者刘亚辉 通讯员杨瀰)金秋时节,硕果飘香。9月13日,走进高阳县邢家南镇斗洼梨享园,沉甸甸的梨果挂满枝头,不少游客穿行其间,采摘梨果,享受收获的喜悦。
小朋友将梨果装箱。杨瀰 摄
斗洼梨享园占地200余亩,种植梨树7000余棵,品种有红香酥、黄冠、丑梨等。“今年梨果预计产量可达50万斤,目前各个品种梨果陆续成熟,进入采摘旺季。”斗洼梨享园园主魏保利说。他介绍,梨果一部分按照订单要求销往周边果蔬市场,一部分供梨树认养人和附近游客采摘,发展“都市农业”。“周末带着孩子体验采摘,欣赏金秋‘丰’景,让身心放松一下,很舒服。”游客张晓慧笑着说。
据了解,近年来高阳县充分利用城区近郊优势,依托蔬菜、瓜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与亲子采摘、农耕体验、田间课堂等多种业态相融合,不断推进“都市农业”“田园经济”发展,在丰富广大群众休闲生活的同时,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秋果成熟,连日来,高阳县邱家佐村葡萄种植园、于堤村双进葡萄园、野王村果园等地也迎来采摘季,游客络绎不绝,采摘、拍照,为金秋的田野增添丰收色彩与发展活力。
来源:保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