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撞上中秋,20天的黄金档期,既是餐饮业的“必争之地”,也是品牌拉开差距的“生死战场”。
国庆撞上中秋,20天的黄金档期,既是餐饮业的“必争之地”,也是品牌拉开差距的“生死战场”。
但今年不一样了——消费者对套路营销免疫,价格战失效,单纯靠“打折”已经抢不动流量。
如何让顾客主动掏钱、自发传播?记住这三条铁律:情感共鸣、场景创新、体验增值。
一、主题设计:用“国潮风+团圆味”撬动情绪价值
1. 国庆元素:把爱国情怀变成消费动力
场景设计:门口挂国旗、灯笼,推出“中国红套餐”(辣椒炒肉+南瓜饼),餐巾印上“山河无恙”字样;
仪式感升级:设置“国庆留言墙”,顾客可手写祝福,拍照发朋友圈送菜品券。
2. 中秋内核:用“家文化”绑定情感
产品创新:推出“全家福月饼”(六种口味拼盘),买套餐送定制全家福拍摄服务;
情感营销:推出“给爸妈的团圆餐”,满200元送手写贺卡+免费配送。
避坑提示:
别把“国潮”变成廉价贴纸,要挖掘文化符号背后的故事(比如用《千里江山图》做桌布);
避免强行煽情,用真实场景引发共鸣(如播放家庭团聚短视频)。
二、活动策划:线上造势+线下体验,制造“不得不来”的理由
1. 线上流量三把火
短视频引爆:拍摄厨师用食材拼出国旗、月亮图案,发起#舌尖上的中国节#挑战赛;
直播带货:直播间抽奖送“免单锦鲤”(消费满500元抽1人免单),穿插中秋故事讲解;
私域激活:老客群发“邀请3位好友进群,送桂花酒酿圆子”。
2. 线下体验三重奏
沉浸式场景:用投影打造“月光庭院”,餐桌摆玉兔灯、桂花装饰,服务员穿汉服;
互动游戏:设置“投壶赢菜品”“飞花令免单”游戏,增加趣味性和停留时间;
限定服务:中秋当晚为带孩子的家庭免费提供儿童汉服体验,拍照即赠小食。
三、产品策略:从“吃饱”到“吃好”,打造记忆点
1. 菜单设计:用“仪式感套餐”提升客单价
黄金组合:推出“月圆人团圆”六人餐(含6道创意菜+月饼拼盘),价格比单点低15%;
隐藏菜单:每日限量供应“星空流沙包”(蓝色咸蛋黄流沙),制造稀缺性。
2. 差异化服务:把消费变成社交货币
定制化服务:顾客可DIY月饼馅料,烤制后刻名字带走;
增值体验:消费满300元送“国潮手作礼盒”(含定制书签、香囊),提升复购率。
四、传播裂变:让顾客成为“自来水”
1. 利益驱动型传播
老带新裂变:老客带新客消费,双方各得50元券(无门槛+可叠加);
UGC激励:拍摄创意用餐视频带话题#这个中秋有点味#,点赞超100送全年免单卡。
2. 口碑裂变设计
打造网红打卡点:在店门口设置巨型“玉兔拔萝卜”装置,拍照打卡送菜品;
故事化传播:挖掘顾客团圆故事,拍摄成微纪录片在店内循环播放。
五、风险规避:这些坑千万别踩!
忌虚假宣传:若推出“限量100份”,必须严格控量,否则差评如潮;
忌过度营销:别让国潮元素喧宾夺主,菜不好吃,再花哨的装饰也是徒劳;
忌服务脱节:高峰期增加临时服务员,避免因排队引发负面体验。
结语
这个双节,餐饮人拼的不是折扣力度,而是“情绪价值+体验价值”的双重满足。
记住三组关键词:国潮有魂、团圆有味、服务有心。
与其焦虑流量,不如用真心换真心——
当顾客离开时,带走的不是一张账单,而是一段值得分享的故事。
来源:转门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