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沃野千重浪 现代农业绘“丰”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08:34 2

摘要:秋风送爽,五谷飘香,三晋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从晋南的金色麦浪到晋北的硕果满枝,山西农民用汗水浇灌出沉甸甸的硕果,用科技与创新书写着现代农业的新篇章。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让我们走进田间地头,感受这份属于劳动者的荣耀与幸福!

秋风送爽,五谷飘香,三晋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从晋南的金色麦浪到晋北的硕果满枝,山西农民用汗水浇灌出沉甸甸的硕果,用科技与创新书写着现代农业的新篇章。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让我们走进田间地头,感受这份属于劳动者的荣耀与幸福!

科技领航: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杨房村千亩城郊现代农业示范区智慧大棚,夏晓飞在给西红柿打杈。高桦摄

在太谷区胡村镇沙沟村高产示范田,成片金黄的麦芒整齐一致。图片来源:太谷融媒

运城市盐湖区冯村乡东阳村,滴滴农业公司2000亩科技示范基地,播种机正在工作。高桦摄

在清徐县杨房村的千亩智慧大棚里,种植户夏晓飞轻点手机,遮阳网自动卷起,滴灌系统精准启停。“以前草帘都要两三个小时人工操作,现在十几分钟就能搞定。”科技的力量,正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

这样的场景在三晋大地已不鲜见。搭载北斗导航的无人农机在运城盐湖区的田野里精准作业;忻州市原平市的果园里,智能采摘机器人正忙碌工作;太谷区“晋麦84”以亩产807.03公斤的成绩刷新高产纪录……智慧农业不仅提升了效率,更重塑了农业生产方式。

农忙时节,运城市盐湖区冯村乡东阳村采用了“滴滴打车”式农机服务智能模式,动动手指便能调度无人农机完成耕种管收全流程作业。这种模式已帮助近2万农户节约成本超千万元。

科技的不断发展正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转身成为掌握科技、擅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

品牌崛起:“晋字号”农产品香飘四海

2025年隰县玉露香梨采摘季开幕式结束后,不少游客迫不及待前往梨园采摘。摄影孔志华、石书民

沉甸甸的谷穗。图片来源: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高平的萝卜晋城的葱,夏县的莲菜脆格生生……”一曲民歌《夸土产》唱了半个多世纪,而三晋大地上,一场关于农产品品牌的深刻变革正在进行中。

9月11日,2025年隰县玉露香梨采摘季在小西天莲花广场盛大启幕,开幕式上直接签约的400万斤订单,见证了“中国玉露香梨第一县”的硬核实力。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品牌价值突破87亿元,隰县用三十年光阴雕琢出一颗“黄金梨”,让玉露香梨从区域特产跃升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品牌,成为消费者心中高品质梨果的代名词。如今,隰县玉露香梨销售网络覆盖全国,远销海外。

从中不难窥见,打造“特”“优”农产品品牌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金钥匙”,更是中国农业走向世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通行证”。

截至目前,山西已创建了12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46个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了100个功能农产品品牌,大同黄花、岚县马铃薯、沁州黄小米获评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积极打造晋字号“特”“优”农产品品牌的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晋字号”农产品正以自信之姿快步走向全球,成为中国农业品牌国际化传播的一个精彩注脚。

产业升级:特优农业“链”动乡村经济

村民们正在晾晒黄花。王中勋摄

平顺县龙溪镇万亩潞党参种植基地。图片来源山西日报

8月11日,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早上刚从地里采摘的黄花,经过蒸熟杀青后,密密麻麻铺展在日光下。“以前,黄花在七八月采摘售卖之后,其生产周期即宣告结束。现代加工技术发展使得黄花生产周期从几个月延伸到一年。”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安一平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大同市已形成大大小小各类黄花加工点100多处。

从传统的黄花干菜,拓展到黄花啤酒、黄花饼、黄花酱、黄花文创等6大系列130余种产品,大同黄花已经成功打入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际市场,实现了全产业链产值持续攀升。

不只是黄花。在朔州市应县臧寨乡,肉牛通过精细化分割和冷链物流被送上全国餐桌,带动全乡肉牛饲养量达1.3万头;走进曲沃现代农业产业园,“羊菜共生”模式让亩均效益提升超30%;上游育苗、中游加工、下游电商,长治市平顺县龙溪镇围绕党参建立起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一方水土“养”出一方特色产业。近年来,山西省紧扣“特”“优”战略发展目标,推进实施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等三大行动。截至目前,全省已成功高标准建设了1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4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杏花村汾酒、平遥牛肉等11个省级涉农专业镇和浑源恒山黄芪、隰县玉露香梨等51个市级特优农业专业镇。

随着“链式思维”在三晋大地持续深化,更多土特产正加速转化为富民强县的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金秋沃野千重浪,现代农业绘“丰”景。从“藏粮于地”到“藏粮于技”,从“低价贱卖”到“品牌远航”,从“单打独斗”到“全链共生”,山西农业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在这个丰收的季节,让我们向所有劳动者致敬,愿每一滴汗水,都化为沉甸甸的收获;愿这片希望的田野,明天更加美好!

来源:黄河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