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后,杨虎城最后十二年军统供述:“生不如死,惨不忍睹 ”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06:27 1

摘要:昏暗的囚室里,将军用生锈的饭盒刻下“吾志未伸,国难当头,虽囚不屈”。十二载铁窗生涯,这位促成国共合作抗日的英雄,最终等来的不是自由,而是一把沾满硝镪水的匕首。

昏暗的囚室里,将军用生锈的饭盒刻下“吾志未伸,国难当头,虽囚不屈”。十二载铁窗生涯,这位促成国共合作抗日的英雄,最终等来的不是自由,而是一把沾满硝镪水的匕首。

1936年12月12日,他与张学良发动 “西安事变” ,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从而改写了中国现代史进程。

这位爱国将领的结局却远比他的同僚悲惨得多。张学良被软禁54年却生活优渥,而杨虎城却被囚禁12年,遭受非人折磨。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日战争打响。此时正在欧洲“考察”的杨虎城心急如焚,多次向蒋介石发电请求回国参战。

“我想回国抗日,你给个名分就行”,杨虎城几乎是在恳求。但蒋介石只回复冷冰冰的五个字:“你没资格回去。”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杨虎城不顾部下劝阻,于1937年11月偷偷踏上回国之路。他相信,在国家存亡之际,蒋介石会以民族大义为重。可惜,他低估了蒋的记仇心理。

杨虎城一行刚抵达南昌,连住处都没安顿好,就被国民党特务以“商谈军事合作”为名诱捕。从此,这位抗日虎将开始了长达12年的囚徒生涯。

与张学良的“优待软禁”不同,杨虎城从被捕第一天起就遭受虐待。他和妻子、秘书被关进南昌白沙监狱仅有三平米的牢房,牢房地下室阴冷潮湿,墙砖上爬满青苔,只有天花板漏出昏暗灯光。进餐时只有发霉面包和凉水,完全与外界隔绝。

一年后,杨虎城被转移到贵州息烽的玄天洞。这个地方名字好听,实则是个人间地狱。

这是一个天然山洞,四季阴冷潮湿,难得见到阳光。洞内布满潮气,衣物被褥经常发霉,食物也容易变质。

看守他们的特务头子李家杰是个冷酷无情之人。他经常在凌晨突然冲进牢房,用手电筒直照杨虎城的脸,并羞辱他:“你发动事变,国家安危你管了吗?别指望蒋先生帮你洗白。”

皮鞭体罚是家常便饭。特务们会找各种借口对杨虎城施以体罚,“皮鞭落在后背,声音咔嚓作响”。杨虎城总是忍痛问:“何时放人?”李家杰冷笑:“等有朝一日,蒋先生心情好时,再考虑你要不要条生路。”

杨虎城的妻子谢葆真身体状况本就不好,在如此恶劣环境下更是每况愈下。

她还在山洞中生下一个女儿,产后得不到营养和护理,身体彻底垮掉。在长期的肉体与精神双重折磨下,谢葆真最终精神失常。

更令人心痛的是他们的孩子。儿子杨拯中和在狱中出生的女儿杨拯国,从小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中长大,营养不良,常年不见阳光,小小年纪就头发花白。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到狱中,杨虎城欣喜若狂。他以为蒋介石会因胜利而大赦天下,特别是对他们这些有功于抗日的人。

希望之火刚刚燃起,就被一盆冷水浇灭。蒋介石不仅没有释放他,反而将他转移到重庆一个更为隐蔽的秘密山洞。这个地方条件比玄天洞更差,杨虎城一家被要求不分昼夜地进行繁重劳动。

1947年,备受折磨的谢葆真在重庆渣滓洞中含恨而终。妻子的去世给杨虎城带来巨大打击,他的身体健康状况急剧恶化。

谢葆真死后,杨虎城常常对着墙壁自言自语,或侧耳倾听地底的水滴声,仿佛在数着自己所剩无几的岁月。

在漫长的囚禁生涯中,杨虎城始终没有放弃尊严和信念。他利用有限的条件,给孩子们制作小玩具,希望他们在黑暗中保持希望。

可惜,就连这点小小的慰藉也被特务剥夺——李家杰看到后,立刻没收了这些玩具。

杨虎城曾用笔尖在饭盒底部刻下心声:“吾志未伸,国难当头,虽囚不屈……望后世鉴戒。”

偶尔得到纸笔,他就在狱壁上写下——“忘我革命,永志不忘,死不足惜”。这些字迹,成为他不屈精神的见证。

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中节节败退,弃守重庆前夕,终于对杨虎城下了毒手。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在重庆歌乐山上演。

9月6日,特务周养浩欺骗杨虎城,称蒋介石要在重庆见他,并有可能释放他。杨虎城信以为真,还指定要秘书宋绮云一家同行,希望他们也能获得自由。

然而,等待他们的不是自由,而是死亡。当杨虎城一行到达重庆戴公祠时,特务已经做好准备。

最先遇害的是杨虎城19岁的儿子杨拯中,他双手还捧着母亲的骨灰盒。两把尖刀突然插进他的身体,一声惨叫后便戛然而止。

杨虎城闻声回头,同样的尖刀也刺进了他的腹部。

宋绮云夫妇及其幼子“小萝卜头”也未能幸免,全部遇难。为毁尸灭迹,特务们向杨虎城脸上泼洒高浓度硝镪水,使其几乎毁容。

杨虎城在临终前对孩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孩子们,你们跟着我受苦,可怜了。可我这一生,不后悔。革命未竟,我们后人自当继续。”

如今,杨虎城将军安息在西安南郊少陵原畔的将军陵园中,园内“千古功臣”、“民族英雄”八个大字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

2011年,当地政府新建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通过图片、文字、影像和实景还原,让后人了解这位爱国将领的悲壮一生。​​​

来源:寻梦史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