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都体育馆的冰面在聚光灯下泛着幽蓝,当最后一对冰舞选手结束定格,现场大屏跳出“CHINA FULL QUOTA”字样,观众席爆出掀翻屋顶的欢呼。短短七十二小时,东道主把男单、女单、双人、冰舞四张满额门票全部揣进口袋,成为本次国际滑联资格赛唯一零失误、全项目达标
首都体育馆的冰面在聚光灯下泛着幽蓝,当最后一对冰舞选手结束定格,现场大屏跳出“CHINA FULL QUOTA”字样,观众席爆出掀翻屋顶的欢呼。短短七十二小时,东道主把男单、女单、双人、冰舞四张满额门票全部揣进口袋,成为本次国际滑联资格赛唯一零失误、全项目达标的代表团。很多人只记得结果,却忽略了过程——那是一条用护膝冰袋、凌晨四点合乐、拆对重组的七个月拼出来的逆境抢票路。
最先点燃气氛的是冰舞。陈溪梓/邢珈宁在韵律舞出现小失误,仅列第四,想拿第三张入场券,自由舞必须冲到111分以上。上场前,加拿大外教把两人拉到通道口,只说一句“当最后一次滑”。音乐响起,他们开场同步捻转步直接飙到四级,中线步用足全程,最后一个托举邢珈宁把女伴举过头顶旋转四圈,落地时冰刀“咔”一声脆响,记分牌跳出111.95,总分185.23,门槛被踩得粉碎。陈溪梓泪洒冰面:“过去这一年我们换了三个节目、五双鞋,今天终于把债还完了。”
女单抢票更惊险。短节目后朱易排第七,技术分落后榜首9.8分,意味着自由滑不仅要干净,还要上难度。教练组临时把后内三周换成后外三周接后外点冰两周,这是她在训练里成功率仅六成的跳跃。出场前,朱易把耳机音量调到最大,反复默念“trust your edge”。七组跳跃零降级、两个连跳全部拿到正向GOE,技术分68.44,总分192.36,她从第七蹿到第三,压线锁定门票。等分区里,小姑娘把脸埋进毛巾,肩膀抖个不停,领队张晶一句话揭开谜底:“她每天加练十组跳跃,膝盖肿得连袜子都套不上。”
男单没有明星光环,却打出最提气的翻身仗。金博洋还在术后恢复期,小将韩文宝扛起大旗。自由滑他把自己扔进“地狱模式”——开场的4Lz+3T本赛季国际赛场无人成功,落地翻身也拿到14.07基础分;后半段连跳3A+1Eu+3S,直接把技术分拉到122.58,总分228.44,确保中国第三张男单资格。赛后他咧嘴一笑:“摔也得摔在难度上,不能让裁判看出我们怯了。”
双人滑压轴,压力最大。去年世锦赛中国仅列第九,席位从三对砍到两对,想拿回满额,必须在北京资格赛冲进前三。短节目张思阳/杨泳超抛跳失误排第四,教练组连夜把自由滑托举难度升级,捻转从三级提到四级,抛跳后外三周加入手过头顶变化。自由滑他们两次托举全部四级,抛跳远度腾空1.8米,落冰干净,技术分提升9分,总分189.57翻盘到第二,门票落袋。等分区里,张思阳把护膝冰袋一把扯下,冲镜头大喊:“疼也值了!”
满额背后,是整整一个周期的补课。国家队去年9月组建“米兰攻坚组”,把男单、女单、双人、冰舞拆成四条线,每条线配外籍编舞、体能师、心理师,训练表改成“一天三练”,冰面时间从早晨六点排到晚上十点。最苦的时候,选手们一周只能休息半天,朱易在日记里写:“每天滑到最后一圈,冰面像沼泽,腿像灌铅,可我知道不能停。”
如今门票在手,外教团队在赛后复盘会上毫不留情:“跳跃基础分上去了,节目内容分还在半山腰,PCS平均只有日美选手的75%。”米兰周期还剩一年,火苗已经重新点燃,接下来要看他们怎样把火苗烧成火炬。就像金博洋说的:“满额不是终点,是下一次腾空的起点。”冰迷打出横幅——“米兰见”,三个字背后,是一段刚刚启程的新长征。
来源:体育赛事的播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