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八月初二,正式进入秋天的第4个节气----秋分节气。秋分节气过完后,再过2个节气就代表秋天过完了。今年秋分来得有点早,天气也怪怪的,呆在南方的我也感觉早上和傍晚凉飕飕的,脚长久不动就会发凉。似乎寒冷来得有点早,我记得我们这里去年11月份才开始凉下来。
今日八月初二,正式进入秋天的第4个节气----秋分节气。秋分节气过完后,再过2个节气就代表秋天过完了。今年秋分来得有点早,天气也怪怪的,呆在南方的我也感觉早上和傍晚凉飕飕的,脚长久不动就会发凉。似乎寒冷来得有点早,我记得我们这里去年11月份才开始凉下来。
老话说“秋分起三象,必定是灾年”,指哪3象?今日秋分有什么征兆?
第一句:“秋分起三象”
秋分:这是个关键的节气,一般在阳历9月22号到24号之间。这一天,白天和黑夜等长。过了秋分,天就黑得越来越早,天气也明显开始转凉。对农民来说,秋分是秋收秋种的关键时候,庄稼该收的要收完,冬小麦之类的该种的也得赶紧种下去。
起三象:这个“三象”不是指三头大象,而是指三种不正常的天气景象。
那这“三象”具体指哪三样呢? 各地的说法稍微有点不一样,但最常见的是下面这三种:
1. 打 雷(秋分打雷):俗话说“秋分雷始收声”。意思是到了秋分,雷声就该停了。如果秋分后还轰隆隆打雷,说明天气该冷的时候不冷,暖气团还很活跃,这叫“气候反 常”。这种反常往往预示着后面冬天不冷(暖冬)或者开春后会有“倒春寒”,这两种情况都对庄稼生长非常不利。
2. 刮大 风:秋分时节,庄稼熟了,还没收割,最怕狂风暴雨。一场大风能把快到手粮食全刮倒在地上,籽粒脱落,造成减产。如果秋分前后总刮大风,那就是个坏兆头,意味着收成要受影响。
3. 天气干 旱不下雨:秋分也是播种冬小麦的时候,地里需要有一定的湿度(墒 情),种子才能发芽。如果秋分了,天还又干又热,一滴雨都不下,地干得裂开,那冬小麦就没法按时种下去,或者种下去也发不了芽。这就直接影响了来年夏天的收成。
第二句:“必定是灾年”
这“必定”两个字说得有点绝对,主要是为了强调事情的严重性。意思是,如果秋分时节,上面说的这三种不好的天气(打雷、大风、干旱)哪怕只出现一两种,都预示着这一年的气候规律被打乱了,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很“折腾人”,最终导致粮食减产,收成不好,对靠天吃饭的古人来说,可不就是“灾年”了嘛。
给您打个比方:
就好比咱们人到了该睡觉的时间(秋分),结果不但不困,反而特别兴奋,又唱又跳(打雷、大风),还不觉得渴不喝水(干旱)。那第二天身体肯定要出问题,不是感 冒就是没精神。土地和庄稼也是一样的道理。
总结一下,“秋分起三象,必定是灾年”的意思就是:要是秋分节气了,天还反常地打 雷、刮大风或者旱得不行,那这一年的年景八成好不了,庄稼收成要悬,大家得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来,我们来欣赏一下秋分的农谚,就当学传统文化了。
“秋分一到,谷场见宝”
秋分时节,秋收作物成熟,打谷场上可见丰收的粮食,如同宝贝。
“白露早,霜降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这是一句经典农谚,指北方冬小麦播种时间在白露节气太早了,在霜降节气又太迟了。秋分是最佳时节,不早不晚。
“秋分有雨来年丰,秋分无雨农夫忧”
如果秋分当天下雨,预示着底 墒充足,有利于越冬作物生长和来年春天播种,预示丰年。
“秋分收稻,寒露烧草”
南方地区,秋分要抓紧收割水稻,到了寒露时节,田里的稻草都晒干可以焚烧作肥了。
“棉吐絮,秋分到,采摘晾晒要趁早”
秋分时棉花桃纷纷裂开吐絮,提醒人们要及时采摘晾晒。
“秋分夜露重,明日天必晴”
如果秋分当天时节,如果夜晚露水很重,往往预示着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对农事安排有参考价值。
“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
指水稻等作物如果到了秋分还没抽穗,基本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了,只能当作饲料。
“秋分耕地深,松土又保墒”
秋分后天气转凉,此时进行深翻耕地,可以疏松土壤,并能更好地保存水分,为来年春播打下基础。
当然啦,这些农谚都是古人的经验,现在咱们有天气预 报、有水 利灌 溉、有科 学种田,抗 灾能力比以前强多了。但是这些农谚可以作为传统文化流传下来,让大家了解古人的农耕文化与智慧,当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来源:林火火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