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 | 花猫健康
编辑 | 花猫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人直到瘫倒在地,才知道脑梗不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惹的祸。脑梗,学名“脑梗死”,是中国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它不是突然从天而降的灾难,而是悄无声息地埋在你生活的细节里。你以为控制住“三高”就万事大吉?那你可能忽略了一个更致命的真凶:“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先别急着翻篇,你得知道,这个“内皮”才是你血管的命门。血管不是一根静态的“管子”,它是活的。内壁那层薄如蝉翼的细胞膜,叫“血管内皮”,它决定了血管是否光滑、弹性好,是否能抗炎、抗凝、调节血压。内皮一旦受损,血管就像一条漏水的旧水管,斑块、血栓、炎症接踵而至。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三高”都不严重,却偏偏中风了?这就像一辆外观看起来完好的车,其实刹车系统早就坏了。血管内皮就是你的“刹车系统”,一旦出问题,哪怕血压和血脂都“正常”,血栓照样能堵死你的脑动脉。
根据《柳叶刀》2021年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脑卒中,而脑梗死占了绝大多数。这不是数字游戏,这是实打实的生命代价。多数人以为脑梗的根源是“三高”,但真正让血管“崩盘”的,是内皮细胞长期的损伤与炎症反应。
那到底是什么在悄悄摧毁这些内皮细胞?答案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抽烟、熬夜、情绪波动、空气污染、长期缺乏运动,这些你以为无关紧要的小事,才是慢性杀手。研究早就发现,长期精神压力和睡眠质量差,会直接激活身体的炎性反应,进而破坏血管内皮的自我修复能力。
美国心脏协会(AHA)研究指出,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动脉硬化发生率是正常睡眠者的4倍。也就是说,你不是因为血压高才中风,而是你熬的夜、受的气、抽的烟,把你的血管内皮慢慢搞垮了。等到斑块稳定性下降,一块小小的血栓就能让你半身不遂。
更讽刺的是,有人每天吃降压药、控制血糖,却依旧在不知不觉中“养出”脑梗。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关注过“血管功能”这四个字。药物能压住数值,却压不住血管的老化、炎症和内皮的破坏。你要防脑梗,不能只盯着化验单,要看的是血管整体的“健康度”。
真正的血管保养,从来不是靠药物,而是靠生活方式的改变。别再迷信“药物能防万病”。你不能一边吃药一边熬夜,一边控糖一边喝酒抽烟,结果血管内皮还是继续崩坏。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80%的脑卒中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来预防。
重点来了:血管内皮最怕的,不是高血压,而是“慢性炎症”。别以为炎症只是发烧、咽喉痛。慢性低度炎症是现代人最常见却最被忽视的健康隐患。肥胖、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紊乱、睡眠障碍、情绪压抑,全都能引发这种隐形炎症。
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超重与肥胖率已接近50%。这不是美观问题,这是慢性炎症的温床。
你吃的每一口高油脂、高糖食物,都会刺激脂肪组织分泌促炎因子。你的血管内皮就在这些因子的攻击下,一点点“磨损”,最终变得脆弱、失控。
血管内皮的损伤是可逆的,但前提是你必须现在就开始改变。别等到脑梗发作、半边身体不动了,才后悔当初没早点睡觉、没好好吃饭、没控制情绪。血管的“年轻”不是靠年龄决定的,而是靠你每天的生活方式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你每天走路少于3000步?血管不通畅。你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炎症加重。你长期焦虑、抑郁、睡不好觉?血管逐步硬化。你以为自己没病,实则血管早已“千疮百孔”。
所以,别再问“我没有高血压,为什么还会脑梗?”因为你的血管早就被生活方式毁了。现代人的最大误区,就是用“数值正常”掩盖“血管不正常”。
要远离脑梗,你首先要修复血管,而不是只控制高血压。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适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减少糖和反式脂肪的摄入,保持心情平稳,这些才是真正的“护血管”秘方。
控制“三高”只是基础,真正决定你是否中风的,是你的血管有没有“抗压能力”。你血管的“抗压能力”,就藏在你每天的作息、饮食、情绪里。如果你还在熬夜、抽烟、暴饮暴食,那你其实比“三高”患者更危险。不是数据决定死亡,是你对身体的态度。
别再等身体给你“最后通牒”。脑梗不是一夜之间爆发的“灾难”,而是你日复一日“养”出来的慢性病。养的不是脑梗,是坏血管。
资料来源:
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报告(2020年)》[R].2023.
②.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1》[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③.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rdiovascular-diseases
④.余光辉.营养支持改善晚期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研究[C]//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中国营养学会.Abstract Book of the 14th Asian Congress of Nutrition--Clinical Nutrition.什邡市南泉镇卫生院;什邡市安宁疗护中心;,2023:1.DOI:10.26914/c.cnkihy.2023.077551.
来源:花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