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会特朗普甩锅左翼?枪响之后,美国还有温和派容身地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9:09 1

摘要:“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亚利桑那州格伦代尔体育场的哀乐,正应了这句老话。9 月 21 日,10 万民众身着红白蓝三色盛装,送别 31 岁的保守派青年领袖查理・柯克。这个创立 “美国转折点” 的政治新星,11 天前在大学演讲时遭枪击身亡,而追悼会上最刺耳的声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亚利桑那州格伦代尔体育场的哀乐,正应了这句老话。9 月 21 日,10 万民众身着红白蓝三色盛装,送别 31 岁的保守派青年领袖查理・柯克。这个创立 “美国转折点” 的政治新星,11 天前在大学演讲时遭枪击身亡,而追悼会上最刺耳的声音,来自特朗普的演讲:“暴力主要来自左翼”,却拿不出半点证据。

体育场外部署着 “超级碗” 级别的安保,场内特朗普支持者的怒吼与遗孀埃里卡 “我宽恕凶手” 的哽咽形成冰火两重天。此时的美国已变成火药桶:今年前 6 个月政治暴力事件达 150 起,是去年的两倍;马里兰大学调查显示,每 10 个美国人就有 1 个认为 “可以用暴力阻止有害政策”。当政客们把追悼会变成攻防战场,当社交媒体上 “左派该死”“右派滚蛋” 的骂战不休,那些只想安稳过日子的普通人,还能在撕裂的社会里找到容身之处吗?

一、葬礼上的政治秀:宽恕与指责的拉锯战

埃里卡・柯克的黑色长裙在风中飘动,她接过话筒的第一句话就让全场安静:“泰勒(凶手)也是这个分裂时代的受害者。” 这个刚接管丈夫组织的女人,选择用宽恕结束演讲,而特朗普随后登场却点燃了另一场战火:“查理是被激进左翼谋杀的烈士!” 台下立刻响起 “锁他们起来” 的口号,与埃里卡的哽咽形成荒诞对比。

这种分裂在细节里藏不住。马斯克戴着棒球帽低调现身,却被支持者欢呼 “收购推特干得好”;联邦特工像防恐怖分子一样紧盯人群,而 63000 个座位的体育场里,有人举着 “为柯克复仇” 的标语,也有人默默举着 “停止仇恨” 的牌子。亚利桑那州教师莎拉在社交媒体吐槽:“我的学生今天吵架,一个说‘柯克是英雄’,另一个骂‘他死有余辜’—— 这就是我们教出的下一代?”

更讽刺的是柯克生前的理想。他创立 “美国转折点” 时喊着 “让青年参与理性辩论”,可他死后,支持者与反对者在网上的骂战比追悼会视频还火。犹他山谷大学的保安回忆:“枪击前柯克还在说‘要倾听不同声音’,现在两边都在说‘消灭对方’。”

二、暴力循环加速器:从键盘骂战到枪口对准

芝加哥大学教授佩普的警告正在成真:“我们正经历暴力民粹主义时代。” 柯克遇刺不是孤例,2025 年上半年大规模政治袭击暴增 187.5%,而特朗普们的言论就像给火药桶递火柴。他在追悼会上没提控枪,没谈社会和解,只重复着 “左翼暴力”,却对支持者冲击国会山的往事绝口不提。

俄亥俄州书店老板马克的遭遇很有代表性。他上个月在橱窗摆了本跨党派对话的书,第二天就被砸了玻璃 —— 左派骂他 “帮右派洗地”,右派骂他 “向激进分子投降”。“现在做生意得看政治脸色,连卖本书都要选边站。” 马克对着满地碎玻璃苦笑,这场景和柯克遇刺的大学校园如出一辙:那里的学生说,课前要先摸清楚教授的政治倾向才敢发言。

社交媒体更成了仇恨放大器。柯克遇害视频在平台上被剪辑成 “左翼恐怖主义教程” 和 “右派自导自演” 两种版本,各自获得百万点赞。正如英国广播公司指出的:“算法把不同意见者推到对立面,枪支又让极端情绪有了致命杀伤力。” 当政客们把 “激进左翼”“法西斯右派” 挂在嘴边,普通人的恐惧就成了他们的政治资本。

三、沉默的大多数:夹在中间的窒息感

得州牧师威尔逊最近有点烦,他组织的跨党派晚餐会,从上个月的 30 人降到今天的 7 人。“没人想被贴上‘叛徒’标签。” 他展示着手机里的邮件,有人骂他 “通敌”,有人劝他 “别做无用功”。这正是 “明线观察” 调查的现实:虽然 90% 美国人反对政治暴力,但敢站出来说 “我两边都理解” 的人越来越少。

匹兹堡护士艾米的经历更心酸。上周抢救一位心梗患者时,家属居然因为她佩戴的彩虹胸针差点动手:“你这种左派肯定想害死我爸爸!” 而她的同事因为戴了 MAGA 帽子,被患者家属投诉 “歧视少数族裔”。“现在连救人都要看政治立场,这日子过的叫什么劲儿?” 艾米的朋友圈三天可见,内容全是猫咪照片 —— 她说 “谈政治太危险”。

犹他州州长考克斯的感叹戳中痛点:“美国已支离破碎,我说什么都没用了。” 柯克追悼会结束时,体育场大屏幕播放他生前最后演讲:“真正的爱国是让不同想法共存。” 这句话让全场沉默,却没能传到政客耳朵里。特朗普车队离开时,支持者追着车欢呼,反对者在远处举着 “停止分裂” 的标语,两拨人很快就推搡起来,就像这个国家每天都在上演的缩影。

当枪声取代辩论,当立场高于人性,最受伤的从来都是想好好生活的普通人。埃里卡・柯克说对了一半:凶手是受害者,但更大的受害者是那些不敢表达观点的学生、夹在中间的店主、小心翼翼的护士。真正的纪念不该是给仇恨添柴,而是像柯克最初想的那样 —— 让不同想法能在阳光下对话。

毕竟,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是看追悼会上的口号多响亮,而是看菜市场里不同立场的人能不能好好讨价还价。当连买棵白菜都要先查对方选票,那才是最可怕的 “政治暴力”。枪响之后,我们终究要回答:这个国家,还容得下不选边站的人吗?

来源:每日几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