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平凉先锋丨丹心深耕十六载 情暖万家践初心——记华亭市九龙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蒲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22:24 1

摘要:在华亭市,有这样一位社区书记。十六年来,她始终扎根城市社区服务治理一线,从惠民社区到莲花湖社区再到九龙路社区,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居民当亲人、社区当家园”的理念融入血脉、付诸实践。5800多个日夜的坚守,她的足迹遍布社区

丹心深耕十六载 情暖万家践初心

——记华亭市九龙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蒲英

在华亭市,有这样一位社区书记。十六年来,她始终扎根城市社区服务治理一线,从惠民社区到莲花湖社区再到九龙路社区,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居民当亲人、社区当家园”的理念融入血脉、付诸实践。5800多个日夜的坚守,她的足迹遍布社区的角角落落,心中时刻装着居民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为民情怀,锐意创新,担当作为,在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倾心服务“一老一小”、打造智慧便捷社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广泛赞誉。她就是九龙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蒲英。

创新驱动,党建引领点燃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面对基层治理难题,蒲英同志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是关键,凝聚合力是核心。调任莲花湖社区党委书记伊始,鸿昊盛府小区的复杂状况是摆在面前的“硬骨头”:“物业与业主关系紧张”“公共设施失管”“邻里纠纷频发”。居民王大爷至今感慨:“那时家里漏水,找物业推给业委会,业委会又束手无策,多亏了蒲书记带着社区解决了难题!”面对居民对集中维修的巨大分歧,蒲英同志没有退缩。她带领“两委”班子俯下身、沉下心,逐门逐户走访摸实情。厚厚的笔记本里,“物业”问题被反复圈点——近六成的居民诉求与此相关。“仅靠临时调解无法治本,必须搭建一个凝聚共识、联动治理的平台”。蒲英创新性提出组建“红色物业联合党支部”,她召集社区党员、业委会代表、物业负责人召开“同心圆桌会”,桌上摆满承载着居民心声的“心愿卡”:修复漏水的屋顶、更新损坏的监控、保障垃圾清运……

“成立‘红心堡垒’,党员亮身份、带头干,问题清单化、销号式管理!”蒲英铿锵有力的提议打破了僵局。物业柳经理攥着“心愿卡”郑重表态:“作为一名党员,之前失职了!”业委会主任也承诺全力配合。三个月后,在蒲英同志主导推动和亲自指导下,莲花湖社区红色物业党支部挂牌成立,“网格党支部牵头、‘一网十员’联动(整合党员、楼长、志愿者力量)、物业企业服务、业委会监督”的“四位一体”共治模式应运而生。

啃下“硬骨头”,楼顶漏水维修成为“首战”。蒲英身先士卒,带领物业党员、网格长,顶烈日、冒风雨,一栋栋楼爬上屋顶勘察管道,一户户登门查看受损情况。她耐心组织居民议事会,以公开透明的原则核算费用。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和细致工作下,超过95%的居民同意动用维修基金,物业主动承担了屋面防水和主管道维修责任,历时两个月,圆满解决了该小区22栋楼的屋面防水和污水管道问题,“红色物业”自此驶入规范化轨道。蒲英同志持续深化“红色引擎”作用,将“服务群众尽精微、回应诉求快准实”作为核心理念,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精准聚焦,用心用情织密“一老一小”暖心服务网

“社区工作做实做细,就是要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让孩子拥有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这是蒲英同志常说的一句话,更是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初到莲花湖社区,双职工家庭的“四点半难题”让她忧心:孩子们放学后无人看管,在小区游荡存在安全隐患。她果断行动,主动腾出自己的办公室,积极协调辖区教育资源、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力量,迅速办起了安全规范的“五点爱心小课堂,切实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对于社区里老年人群体,蒲英同志更是倾注了满腔热忱,了解到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需求后,她积极培育社区文化沃土。为组建“乐龄合唱团”,她多次拜访退休音乐教师,四处筹集资金添置音响设备,悉心选拔热心团员担任骨干,并积极为大家创造展示平台,争取演出机会。如今,曾经仅有十几人的小团体,在她的精心培育下,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上百名成员的社区文化品牌队伍,多次在市级的重大文化活动中崭露头角,载誉而归。

如今,在蒲英同志的示范引领和悉心培育下,邻里舞蹈队、管弦乐队等社区文艺团体蓬勃发展、蔚然成风。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孩子们在“小课堂”里的朗朗书声、老年合唱团的优美歌声、文艺爱好者排练的曼妙舞姿,以及居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温馨的幸福社区画卷。

与时俱进,智慧赋能架设便民服务“云端桥”

面对信息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蒲英同志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时不我待的创新精神,主动拥抱信息化变革。调任九龙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后,她针对年轻居民工作忙、信息触达难,以及老年居民智能手机使用不熟练等现实问题,深入思考线上服务新路径。

当“直播”这种新兴形式进入她的视野,她立刻行动,引导新入职的大学生党员小王勇于尝试,“小王在社区”直播间应运而生。名字是蒲英精心构思的——“要接地气,有邻家孩子的亲和力。”

从脚本策划、内容把关到现场协调,蒲英同志全程倾注心力。她克服困难,带头学习直播技巧,一遍遍练习,首播讲解“手机查社保”,效果出乎意料地好。策划拍摄的《医保交不交》被广泛转发,社区居民张大姐正是通过抖音直播及时了解到社区“公益托幼”的信息。一年时间,“小王在社区”开播8期,线上回应居民关切、有效解决急难问题23件,账号粉丝量从几十人增长至2000多人。直播间评论区居民纷纷点赞:“社区有了空中会客厅,看直播,心里更踏实了!”这方小小的“云端阵地”,架起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全新桥梁,成为智慧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

十六载风雨兼程,蒲英同志把根深深扎在社区沃土,脚步从未停歇,初心始终如一。她常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社区书记,服务好居民群众就是我最大的职责所在。”正是这份朴素而真挚的为民情怀,这份极端负责的敬业态度,支撑着她将全部心血倾注于社区这一方天地。社区里亮起的每一盏平安灯,畅通的每一条道路,居民们展露的每一张笑脸,都是对她忠诚奉献、实干担当的生动诠释。十六年的执着坚守,她将一片赤诚丹心,化作服务居民的不竭动力;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和谐幸福社区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展现了一名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

来 源 丨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制作丨平凉市融媒体中心审核丨贺 军 刘 杰

丨 编辑丨张红玉

来源:平凉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