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响应第26个世界急救日,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增强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云南应急广播、云南交通之声联合官渡区红十字会、云南中德骨科医院共同推出“关爱生命·救在身边”2025年世界急救日急救公开课系列活动。9月20日,五十名学员齐聚云南中德骨科医院,共同
为了响应第26个世界急救日,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增强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云南应急广播、云南交通之声联合官渡区红十字会、云南中德骨科医院共同推出“关爱生命·救在身边”2025年世界急救日急救公开课系列活动。9月20日,五十名学员齐聚云南中德骨科医院,共同开启这场守护生命的急救技能学习旅程。
本次培训设置了心肺复苏(CPR)、AED使用、创伤止血包扎、中暑昏迷处理、烧烫伤急救、溺水救援、异物卡喉急救等核心课程,覆盖从儿童到老年人的全年龄段、从家庭到户外的全场景。生动讲解与规范实操相结合,为参训人员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高质量急救培训。
上午的理论授课环节,云南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班讲师以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将专业的急救知识化繁为简。“手臂要垂直,用力往下压”,讲师通过朗朗上口的口诀帮助学员记忆要点,同时细致讲解每个操作步骤背后的医学原理,强调急救过程中对生命的敬畏。学员们专注听讲,认真记录,在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氛围中学习急救知识。
下午开展实操教学,学员们分成若干小组,在讲师的指导下开始实践上午所学的知识。“掌握好节奏,按压深度不够!再用力些!”“AED电极片要贴紧皮肤,避开金属饰品!”心肺复苏教学环节,详细的步骤分解、标准化演示、现场实际操作,针对大家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逐一纠正、耐心指导,确保每一位学员学完都能用,用了即有效。
“避开这几个误区,按错位置,可能会伤到肋骨甚至内脏。左手握拳,拳眼朝内,放在肚脐上方两横指的位置……”大家随着老师的讲解示范一起找准位置,掌握方向,用对力度,轻松将海姆立克急救法学到手,年轻妈妈们最紧张的气道异物梗阻,就这样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轻松化解。
创伤包扎练习中,学员们两人一组,互相练习伤口包扎和骨折固定方法,从简单的手部包扎到复杂的骨折固定,每一个技巧都在讲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反复练习到熟练掌握。
摔伤割伤止血固定,中暑昏迷三步降温,触电切断电源施救,遇到溺水先呼救……从理论科普,到手上功夫,沉浸式的课堂演练,考核认证严格把关,确保学员真正学到知识,上手从容施救才颁发全国通用的红十字救护员证。获得红十字会救护员证的王同学感慨,以前遇到突发事件只能干着急,现在掌握了急救方法,手握红十字救护员证,感觉自己多了一份守护生命的责任。
“以前总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今天才发现,每个突发现场都需要第一响应者,学会了这些技能,我们都敢出手相救了”。活动结束时,李同学表示,关节时刻能帮忙的秘诀就是积极参与急救培训,遇到突发情况,用专业知识帮助别人,法律也保护我们。
急救培训的目的,是让每个普通人遇事都有能力说,别怕,我在。急救不是医生的专属,而是人人可学,人人必学的生命技能,这堂课教会大家的不仅仅是急救方法,更是对生命的责任与担当。急救培训也不仅仅是一场课堂教学,社会更需要长期规范的急救培训,真正提升大众的急救能力。
如何快速地找到我们
关于我们
来源:918云南交通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