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夜被电话吓得一个激灵,睁眼一看是客户,硬着头皮划开接听,结果对方来了一句“PPT里怎么加正方形图标”?满脸问号的同时,也只能爬起来用手机录屏演示——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原创三联.CREATIVE三联生活周刊
2025年09月22日 21:00北京
把养生融入日常,没有那么难
半夜被电话吓得一个激灵,睁眼一看是客户,硬着头皮划开接听,结果对方来了一句“PPT里怎么加正方形图标”?满脸问号的同时,也只能爬起来用手机录屏演示——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这个段子来自脱口秀演员赵晓卉——但她不是在脱口秀节目里讲的,而是在《今日宜养生》,一档由中国劲酒独家冠名的养生生活喜剧微综艺。她在节目里的分享,让无数打工人狠狠共情,也让这档节目冲上了好几次热搜。
一档养生微综艺火了,一点不让人奇怪。今年,国家卫健委喊话让大家“体重管理”,全民的健康意识再上新高度,各种养生花招迭出。
职场上,刮起了“工位养生”风:智联招聘《2025 职场人加班情况调研报告》显示,38.7% 的职场人几乎每天加班,40.1% 的人还在经历 “下班后秒回消息” 的隐形加班;于是,抽屉里常备养生茶,午休时练眼保健操,成了他们对抗疲惫的方式,也让养生融进了忙碌的工作间隙。
凡事追求尽兴的年轻人,则开始“边嗨边养”: 不执着于“完全戒糖戒快乐”,反而琢磨出 “可乐加党参” 的混搭喝法,蹦迪时也会默默穿上护膝。养生不能舍弃生活乐趣,健康和享乐必须 “两手抓”。
聚餐的风向也有所转变:以前约饭总绕不开重口的火锅、烧烤,现在常有人提议 “不如去吃鸡煲”,既享受了相聚的热闹,又不给肠胃添负担。
比起过去把养生当成一项任务,为此牺牲生活乐趣,如今,从工作、娱乐到饮食,人们更渴望让养生融入日常。
许多对健康格外上心的人,还会找些“线上教材”给自己“补补课”。过去,大家沉迷于看中医倪海厦讲解《黄帝内经》,这些上世纪八十年代录制的教学视频,没有华丽包装,却凭着扎实的理论和通俗的讲解,在视频平台播放量直奔千万,成了很多人入门养生的 “启蒙课”。
如今,更生动又接地气的养生节目进入人们视野,《今日宜养生》就是其中之一。赵晓卉道出无数打工人在 “谋生” 与 “养生” 之间的两难,但难得是,节目没有回避这种戳心的 “难”,而是实实在在地把“难” 拆解开,再用一个个小贴士,温柔地告诉大家:其实,把养生融进日常,并没想象中的那么难。
来自江西的观众王清一说,自己本就爱看喜剧,最初追《今日宜养生》,只是觉得好笑、解压,可看着看着就发现,节目里给的养生建议,全是 “简单日常、一学就会” 的实在招,不用特意腾出时间,也不用花钱买装备,随手就能用上。
比如,在职场篇里,养生专家林玉洁传授了“工位养生法”:不用专门找地方,随时能拉筋,做做 “亲吻天空” 的动作放松紧绷的面部肌肉,对着电脑久了的酸胀感就能缓解。
到了居家篇,李树明医生分享 “五色入五脏” 的饮食理念,讲哪些食材能补心、健脾,手把手教大家在三餐里吃出健康。针对职场、恋爱、居家、美食、运动这五个大家最常遇到的养生痛点场景,《今日宜养生》给出的,全是 “拿来就能用” 的实用指南。
中国人的养生文化向来博大精深,老祖宗留下的食疗智慧、健身功法,明明是守护健康的 “宝藏”,可对很多人来说,却总像隔了一层纱——要么觉得 “古文太晦涩,听不懂”,要么觉得 “方法太复杂,日常用不上”,满心想要靠近,却总被 “高门槛” 拦在门外。这份对养生的渴望,也渐渐成了 “心有余而力不足” 的遗憾。
而劲酒,恰好读懂了这份遗憾与需求,跳出了传统养生内容 “说教式” 的老框架,不用生硬的理论灌输,却用大家更爱听的喜剧、脱口秀,用每个人都熟悉的生活场景,把养生科普做成了有温度的微综艺。
这种新鲜又接地气的尝试,不光让原本严肃的传统养生知识,多了笑点、添了温度,更巧妙地把养生揉进了柴米油盐的日常里——或许是工作间隙的一次拉筋,或许是做饭时的一次食材搭配,让更多人不用费力追赶,就能轻松摸到健康的门道。
一个人养生很清静,
但一群人养生才更有聊
如果说,把养生融入日常的第一步,是打破养生知识的晦涩壁垒,那么第二步,便是号召更多人行动起来,一起快乐养生。如今,大家不再把养生困在自家的小天地里,反倒更盼着走到线下,遇见同频的伙伴,把一个人的静静治愈,酿成一群人的热闹暖意。
从独乐乐到众乐乐,全国多地的养生夜校正悄然兴起。2024 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养生夜校,一开班就成了 “香饽饽”:首期 300 个名额瞬间抢空,到第三期,报名的人直接破了千,这份热闹里,满是大家对 “一起养生” 的期待。
就连公园这个满是生活气息的城市角落,也悄悄变了模样,成了全民养生的 “社交小天地”。清晨或傍晚去逛,总能看见各年龄段的人:有人慢悠悠打太极、练八段锦,有人试着时下流行的 “抱树”,听说这样能卸去压力、睡个好觉。
这些变化里,藏着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养生的热望,更照见了快节奏生活里的我们,心里有多渴望靠近彼此。
也正因这份渴望,“社交+养生” 的风吹起,趁着这股势头,今年,劲酒联合三联生活周刊办了好几场 “养生派对”,把书店、酒吧、脱口秀都变成了新的养生场景。
参加派对的00后琦琦,不仅玩那些互动小装置玩得不亦乐乎,更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在书店里翻到的《快乐养生答案之书》漫画集,手掌大的开本,能直接揣口袋里。这是由劲酒联合三联生活周刊与人气插画师约翰强尼,精心打造的随身养生宝典。
琦琦说,像她这样怕麻烦的 “脆皮年轻人”,一下就被里面画出来的“站桩养生法” 圈了粉——不用跑跳,只要舌抵上腭、沉肩坠肘,每天 10 分钟就能强核心、松腰背,简单到让人想立刻试试。而且漫画形式展现,特别直观,可以直接照着练,画风也很可爱。
没了传统养生活动里“记要点、背知识”的生硬感,劲酒还用心举办了两场潮趣养生会。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劲酒把趣味揉进每一处细节,让养生不再是刻板的学习,更像一场顺应时节、关照身心的生活之约。
首场活动在成都落地,围绕 “一日养生时间轴” 展开。“辰巳时·职场宜养生”“午未时·运动宜养生” 等四大主题区,巧妙地将一天里不同时段的养生真谛,变成了能亲手触摸、亲身参与的实景互动。
家住附近的丽丽本是日常遛弯,却被现场的热闹勾住了脚:“来这儿不光听了养生脱口秀,还跟着上百人跳了养生广场舞,在打卡区里玩着玩着,就记住什么时候该怎么养生了,一点不费劲。”
第二场潮趣养生会,则来到了北京蓝色港湾商圈。劲酒更懂了当代人 “养生先养心” 的心思,把活动形式精心升级:
从猜美食谜语解锁个人专属健康食谱,到体验拳击让压力随汗水消散,而最让人暖心的,莫过于“情绪释放屋”。古人云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当有人在贴纸上写下 “甲方反复改方案” 的烦躁,有人写下 “通勤挤到喘不过气” 的疲惫,把贴纸塞进 “糟心蛋”,再用力丢进巨型情绪垃圾桶的那一刻,不少人脸上都绽开了卸下重担的笑容,连空气里的紧绷感,都仿佛跟着松快了几分。
当养生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道理,当陌生人因为一句 “你也在养生呀” 便打开了话匣子,这种把健康需求和情感联结紧紧裹在一起的模样,不光给了我们更贴合日常的养生选择,更悄悄告诉我们:一个人养生是清静的自在,可一群人养生,才是满溢的热闹与暖意。
那些浸着笑声的互动瞬间,正让养生慢慢融进日常的每一次相逢里,让健康成了人与人之间最温柔的纽带。
养生的幸福感密码
越简单,越快乐
从让人会心一笑的养生内容,到丰富多样的养生活动,养生正悄悄融进当代人的日常,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但其实,中国人从不缺日常养生的智慧——《庄子》早有 “安之若命” 的养生哲思,《黄帝内经》更开篇便言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这些藏在岁月里的宝贵经验,老祖宗早就留给了我们。
所以,如今最该做的,是让这些古老智慧跟上当代人的生活节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传统智慧需借新载体焕发生机,而劲酒通过 “中国劲酒健康中国行”系列活动,恰好在大众对养生的渴望与专业的养生知识之间,搭起了一座 “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玩得转” 的桥。
从把养生知识悄悄揉进喜剧故事里的《今日宜养生》微综艺,到有趣的贴身养生宝典——漫画集《快乐养生答案之书》,再到一场场满是笑声的养生派对、热闹得让人不想离开的潮趣养生会……劲酒正一步步扩宽养生边界,让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成了联结人心的纽带,把健康藏进日常趣味,让每一分体验都裹着温暖的生活气息。
这所有的尝试,不只传递出 “养生本就该简单快乐”的理念,更蕴含了劲酒作为国民品牌的温度与文化担当。三十多年来,中国劲酒一直扎根健康领域,抱着 “传承千年养生智慧,创造健康美好生活” 的初心,只想做大家健康生活里靠谱的 “养生搭子”。
把 “老知识” 和 “新生活” 打通,养生就成了触手可及的小事:或许是下班后站桩放松的十分钟,或许是睡前一杯微醺的晚安酒。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养生从来不难,就藏在每一段日常里。
说到底,让养生回到生活本身,才是最有智慧的养生。每一杯劲酒里,装着的不只是传承千年的养生智慧,还有这个时代里大家需要的轻松与快乐。人间越千年,今日宜养生,劲酒始终陪你一起,笑着把健康过进日常的每一天。
劲友家,,,
今日宜AI养生,快来试试吧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沈艺超
编辑、排版丨田昊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