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4日,英伟达宣布将联合台积电、富士康、纬创等合作伙伴,未来四年内在美国本土构建价值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6 万亿元)的AI基础设施体系,实现AI超级计算机从芯片制造到整机生产的全流程本土化。
本周动态
追踪科技前沿 定位核心动态
数字地缘
◦英伟达拟投资5000亿美元在美国本土生产AI超算
人工智能
◦图灵奖得主杨立昆:下一代AI或基于非生成式模型
半导体
◦AMD苏姿丰到访中国台湾地区
◦韩国推出230亿美元的芯片支持计划
科技前沿
◦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首度在港举行
军事战略
◦欧盟近期举动意在加强战略自主
国际贸易
◦特朗普政府对制药、半导体启动“232调查”
数字地缘
01
英伟达拟投资5000亿美元在美国本土生产AI超算
4月14日,英伟达宣布将联合台积电、富士康、纬创等合作伙伴,未来四年内在美国本土构建价值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6 万亿元)的AI基础设施体系,实现AI超级计算机从芯片制造到整机生产的全流程本土化。
英伟达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台积电工厂已启动Blackwell架构AI芯片量产,同步与安靠(Amkor)、矽品(SPIL)合作开展先进封装测试业务。其在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和达拉斯的超级计算机制造基地由富士康、纬创承建,预计15个月内实现规模化生产。
此举是英伟达为应对美国可能征收新一轮芯片关税及地缘政治风险所做的重要布局。业内人士指出,长期来看,此举或将推动美国AI产业链自主化。其超级计算机作为“AI工厂核心基础设施”,预计将在未来十年支撑起美国数万亿规模的AI经济。
人工智能
02
图灵奖得主杨立昆:下一代AI或基于非生成式模型
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图灵奖得主杨立昆(Yann LeCun)在最新播客中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他强调,当前被广泛讨论的生成式AI在处理新问题和推理能力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他还预测,下一代AI的突破可能并非来自生成式模型,而是源于非生成式模型。这种非生成式模型将可以理解物理世界、进行推理规划、持续记忆信息,同时能够确保安全可控。他认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应更像动物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依赖于语言生成。
在谈及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时,杨立昆指出,开源是减少AI偏见、促进技术多样性和社会民主化的关键。他认为,通过开源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人工智能系统的构建中,从而避免技术被少数公司垄断,确保AI技术服务于全社会,DeepSeek等开源项目的突破就证明了这一点。
半导体
03
AMD苏姿丰到访中国台湾地区
4月14日,AMD董事会主席兼CEO苏姿丰到访中国台湾地区。期间,她与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会面,接收了首片2纳米试产成功的晶圆,并宣布AMD第五代EPYC处理器和AI芯片将进一步扩大在美产能。
相较之下,苏姿丰上个月到访中国大陆则更强调市场与生态建设。在北京的演讲中,她频频提及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她提出设立AI卓越中心、加码本地研发、联合高校与初创企业,展现出对大陆AI生态和消费市场的高度重视。
苏姿丰“两岸行”可视为AMD全球战略的两翼:在台湾地区强调与合作伙伴的黏性,稳固供应链并顺应美国政策压力;在大陆则突出市场开拓与AI生态建设,争夺全球最大AI消费市场份额。
04
韩国推出230亿美元的芯片支持计划
图片韩国广播公司
4月15日,韩国政府宣布将半导体产业支持计划大幅提升至2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84.7亿元),较去年预算增加了25%。
根据韩国财政部声明,此次扶持措施包括:将半导体产业集群地下输电线路建设纳入补贴范围,并将先进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资金支持比例从30%上调至50%;在2025至2027年间,将面向半导体企业的低息贷款总额从1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721亿元)扩容至2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26万亿元)。此外,韩国在人才战略上积极布局,设立本土硕博专项培养计划,并开展海外人才国际联合研究项目。
市场对此反应积极,政策公布次日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上涨0.68%,其中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分别录得1.07%和0.17%的涨幅。
科技前沿
05
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首度在港举行
4月1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主题为 “数智融合引领未来 ——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峰会除主论坛暨数智未来论坛外,还设“AI大模型”“数字金融”“数字政府与智慧生活”三场分论坛,并发布系列成果。此次峰会亮点突出。
在技术变革层面,华为发布《6G白皮书》,提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构想,国产开源模型Qwen、DeepSeek能力逼近GPT-4,助力技术平权。
大模型工业化应用备受关注,腾讯混元、华为盘古等国产大模型多模态能力取得突破,在医疗影像诊断、工业质检等领域实现视频生成、代码编写等功能落地;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2025年预计突破100亿美元,边缘计算与AI融合推动“端侧创新”。
数据治理方面,《全球数据跨境流动政策比较研究》显示,亚太地区数据跨境流动规模年增长。
军事战略
06
欧盟近期举动意在加强战略自主
4月10日,布鲁塞尔北约总部召开了30多国国防部长会议,讨论在俄乌达成和平协议的情况下,如何支持乌克兰提升防御能力。 英国、法国、瑞典和波罗的海三国等承诺战后向乌克兰派遣武装力量,保障其安全。
次日,50多个国家参加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会议。会后,英国宣布,与会各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超 210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43亿元)的军事援助。 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表示将成立电磁战联盟,德国、法国、英国等十余个国家将参与其中,并为乌克兰提供电磁战所需的技术装备与人员培训。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调整促使欧洲更加重视战略自主,减少对美军事依赖。当前,欧洲规模最大的陆军——乌克兰军队,成为欧盟在抗衡美俄、应对特朗普的重要选项。
国际贸易
07
特朗普政府对制药、半导体启动“232调查”
美国政府于4月14日披露,已于4月1日启动对“半导体及半导体制造设备”和“药品及进口药品成分(含药品成品)”的 “232调查”,旨在评估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该调查由美国商务部开展,通常需在270天内向总统提交报告。不过,特朗普政府暗示调查推进速度可能会加快。半导体调查范围广泛,涵盖半导体基板、裸晶圆、传统及尖端芯片等,还涉及包含半导体的下游产品。药品方面,调查覆盖所有进口药品,包括仿制药、原研药及生产成分,审查内容包括美国药品需求、本土生产能力、海外供应链依赖风险等。
“232调查”常被美国当作贸易保护工具,若调查认定相关产品进口威胁国家安全,总统有权采取限制措施。这一举动被视为对处方药和半导体征收关税的前奏,可能进一步加剧美国贸易争端。
作者:赵佳文、邵正棋、石淳瑜、刘成昊、李青倩、
编辑:邵正棋
编撰: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
监制: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监审:同济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
来源:鼠m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