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一直想不到该写些啥,所以有些懈怠,总以为把自己知道的细节都写完了。
这几天一直想不到该写些啥,所以有些懈怠,总以为把自己知道的细节都写完了。
直到昨天,看了一场花果酒酿的直播间,才发现,我还有好多东西都不懂。
说白了,也是自己犯的错还不够多!
就像题目里说到的,为什么鲜花酒酿,更容易产生甲醇,而干花却不会。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看看,酒酿中的甲醇从何而来?
在玫瑰酒酿的发酵过程中,甲醇并不是人为添加的,而是由原料中的某些成分经过微生物代谢产生。
最主要的祸首,就是果胶。
果胶是什么呢?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中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尤其在水果、花朵的细胞壁中含量丰富。
它本身是无害的,甚至是制作果酱的增稠剂。
既然无害,那果胶又是如何变成甲醇的呢?
这是因为果胶分子中,含有一种叫做“甲醇酯”的结构。
在发酵过程中,果胶酶或微生物产生的酶会分解果胶,在这个过程中就会释放出甲醇。
这个过程被称为“果胶酶解”。
一,为什么说鲜玫瑰花更危险?
因为鲜玫瑰花,水分含量极高,细胞完整、饱满,其中的果胶含量丰富,且易于分解。
其中含有内源性的活性果胶酶,同时可能携带更多天然酵母和细菌。
所以导致鲜玫瑰花高甲醇的关键点如下:
1. 丰富的果胶和活性酶:
新鲜的玫瑰花瓣细胞是活的,里面含有天然的果胶酶。
当花瓣被捣碎或浸泡时,细胞破裂,果胶和果胶酶会大量释放到酒酿环境中。
这为果胶的快速酶解、生成甲醇创造了“完美”的条件。
2. 额外的发酵风险:
鲜花表面可能附着有除酿酒酵母以外的其他杂菌,这些杂菌也可能代谢产生甲醇。
3. 充足的水分:
高水分环境为所有化学反应和微生物活动提供了便利。
二,为什么干玫瑰花相对安全?
干玫瑰花在制作过程中经历了脱水和晾晒,所以:
1. 酶已失活:
晾晒过程中的高温和脱水,会使花瓣内部的天然果胶酶变性失活。
即使干花中仍然含有果胶,但缺少了关键的“催化剂”——果胶酶,果胶分解生成甲醇的速度会慢很多。
2. 细胞结构被破坏:
脱水过程破坏了细胞结构,一些可溶性物质,包括部分果胶,可能在晾晒过程中已经流失或转化。
3. 微生物减少:
干燥环境不适宜微生物生长,所以干花携带的杂菌数量远低于鲜花。
因此,用干玫瑰花酿酒时,甲醇产生的途径被大大削弱了,安全性自然更高。
虽然我们聊的是玫瑰花酒酿,但是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这个原理也适用于其他水果和花卉酿酒。
例如,用新鲜水果,特别是果胶含量高的如苹果、山楂的自酿酒,甲醇超标的风险也远高于用果干酿酒。
所以,我们在做花果酒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材的重要性。
明天我们再来聊聊,如何解决鲜花果产生甲醛的问题。
今天就聊到这里吧!
来源:海鲜三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