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共绘青春版中华文脉地图”主题文化活动已经进入总结展示阶段,为总结发掘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文脉地图实践成果和文化精品,持续巩固实践育人成效,深化实施青春传承中华文脉工程,现就相关总结展示工作通知如下。
转自:中国共青团网
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共绘青春版中华文脉地图”主题文化活动已经进入总结展示阶段,为总结发掘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文脉地图实践成果和文化精品,持续巩固实践育人成效,深化实施青春传承中华文脉工程,现就相关总结展示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结要求
1.团队总结报告。此前已经通过“创青春”“三下乡”小程序进行申报的团队,将团队实践开展情况、经验做法、特色亮点、取得成效、存在不足和后续跟进考虑等进行总结形成报告,可将过程中产生的图文影像纪录、思考感受文章等作为附件支撑材料一并提交。
2.文脉地图作品。参与2025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不限于前期小程序报名专项的实践团队)和个人,可围绕“共绘青春版中华文脉地图”主题创作提交文学(含散文、诗歌、小说、纪实文学等)、美术(含手绘、设计等)、音视频(含短视频、纪实影像、音乐MV、舞台艺术作品等)等文脉地图作品。
前期已通过小程序报名专项的实践团队将文脉地图作品与团队总结报告一并提交。
3.工作案例分享。各高校团委围绕深化实施青春传承中华文脉工程,聚焦“共绘青春版中华文脉地图”主题组织开展相关文化实践活动的,各地方团组织、基层单位、考古文博等专业文化机构支持保障专项实践开展的,可将相关特色经验做法、取得成效亮点、典型案例分析、工作思考建议等进行报送分享。
二、案例推广
活动主办方将根据专项社会实践开展情况和各团队(个人)文脉地图文化产品质量效果,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讨论,确定一批文脉地图实践典型案例(团队案例200个左右,工作案例若干个),并依托团属媒体、新媒体平台等对相关经验做法进行适当形式和一定范围的介绍推广。
同时,结合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文化精品征集推介活动,组织专家评选出青春版中华文脉地图专项文化精品若干项,并按照作品体裁类型在有关地方、新闻媒体、高校院所和文博单位等开展集中展示交流、主题宣讲分享、专题展览等宣传推荐活动。
三、工作安排
1.成果材料提交。已经通过小程序报名的团队,总结材料最迟于10月10日(星期五)前发送至邮箱youthculture@163.com,邮件命名方式为:文脉实践+团队名称(请按照高校名称+地名+主题+实践团队的规范方式命名,例如北京大学赴陕西咸阳“汉风唐韵”文化传承实践团或北京大学赴山西大同古城保护实践队或北京大学赴海南省博物馆探访实践支队等),文脉地图作品一并打包提交。此前已经完成报送的不需要重复提交。
其他团队或个人申报文脉地图作品,最迟于10月10日(星期五)前发送至邮箱youthculture@163.com,邮件命名方式为:文脉地图+作品名称。
工作案例材料,最迟于10月10日(星期五)前发送至邮箱youthculture@163.com,邮件命名方式为:文脉地图工作案例+单位名称。
2.组织专业评审。主办单位将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开展集中评审,按照专项实践的内容主题、行程设计、过程管理、社会效果、地方评价、成果收获、文化产品质量等研究确定团队案例,分体裁类型从历史文化与社会价值、艺术水准与表现力、创意与传播力等方面对文脉地图作品进行评选。相关结果和案例将陆续发布。
3.集中展示推介。主协办单位将分主题组织实践成果分享交流与展示活动,依托团属媒体、新媒体矩阵和相关平台以专栏、主题、系列报道等形式对优质内容做好传播推广和流量支持,展现实践团队风采、推广文脉地图成果、分享走读创作体会。结合全国青少年文化精品征集推荐活动,主协办单位将根据评选结果,联合相关专业机构和文化单位,分体裁类型以结集出版、举办专展巡展、推出内容专辑等形式对活动中产生的文学、美术、音视频等优秀文脉地图作品进行公开推介,持续扶持青年文化创意人才发展。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