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后新罗统一半岛,开始往北推边界,高丽王朝接手,继续北拓。到辽金时期,高丽北部边境越过清川江,靠近鸭绿江流域。这时候鸭绿江开始有点边界意味,但还没定死。
鸭绿江在唐朝之前属于高句丽王国控制,那时候高句丽版图大,鸭绿江就是他们内部一条河。
668年,唐朝军队灭了高句丽,把这片地纳入中国管辖,江两岸都算中国领土。735年,唐朝把溟江以南给了新罗,溟江成了分界线,但鸭绿江还是中国内河。
之后新罗统一半岛,开始往北推边界,高丽王朝接手,继续北拓。到辽金时期,高丽北部边境越过清川江,靠近鸭绿江流域。这时候鸭绿江开始有点边界意味,但还没定死。
元朝时候,蒙古人想恢复朝鲜半岛旧有领土,把大同江流域划进去,鸭绿江还是中国控制多。但元末明初,政权换手,高丽趁乱大肆扩张,西北领土推到鸭绿江南岸。
朝鲜王朝建国后,更积极北进,在图们江南岸设了庆源、钟城、会宁、庆兴、稳城、富宁六镇,把北境直接顶到图们江南岸。
到15世纪中叶,鸭绿江和图们江中下游南岸都落入朝鲜控制,这就基本定了两江作为中朝天然界线的格局。
明朝初年,两国确认鸭绿江为界,朱元璋那时候还斥责高丽贪心,但最后还是按鸭绿江划了线,以南归朝鲜。
鸭绿江从内河变界河,主要因为朝鲜王朝的北拓政策和明朝的让步,时间点在明宣德以后,距今600年不到。
20世纪初,边界争议还在,勘界队伍来回测。1962年,中朝签边界条约,在平壤敲定,以鸭绿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但受岛屿位移、河道淤积影响,调整了江上岛屿。鸭绿江上有205个岛,中国分78个,朝鲜127个。
中国让出薪岛和绸缎岛,这俩岛本来靠近中国岸,但按条约给了朝鲜。结果鸭绿江出海口变窄,现在98%径流量从东汊道入海,中国出海口功能弱化。这条约当时考虑到两国关系,电力分配、水丰电站共建等事,但现在看,岛屿分法对中国出海口影响大。
未来鸭绿江会不会变成朝鲜内河?鸭绿江是山溪性河流,泥沙多,河口西岸潮滩沉积厉害。从1937到2020年,研究显示鸭绿江侵蚀和沉积改了485.27平方公里土地,中国多侵蚀23.92平方公里,朝鲜多沉积21.85平方公里。
上游水土流失,河流改道、河岸崩塌,加上气候变化,融雪加速,流量增大,冲刷河床。鸭绿江下游辫状河形态,河道分汊聚合,心滩不断变。泥沙沉积让出海口淤积,中国领土渐少,朝鲜领土增多。
如果不干预,以后出海口可能完全堵住,中国就没鸭绿江出海权了。国际河流边界总有这问题,黑龙江、图们江也类似,需要稳固界定。但中朝协议确保稳定,通过协商调整,要是大自然继续这么玩,领土安全风险就上来了。
来源:万家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