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将卸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领导的执政党自民党近日正式启动总裁竞选活动,旨在选出能重振政治稳定、为陷入困境的自民党赢回选民支持的继任者。
即将卸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领导的执政党自民党近日正式启动总裁竞选活动,旨在选出能重振政治稳定、为陷入困境的自民党赢回选民支持的继任者。
此次竞选以“改变,自民党”为口号,五位候选人角逐党魁宝座,而10月初的选举结果充满不确定性。
自民党的此次选举承载着扭转颓势的迫切需求。
去年,自民党与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在议会选举中惨败,导致执政联盟失去参众两院多数席位。
尽管自民党仍是日本第一大党,且反对派阵营因派系分散无法组建联合政府,新任党魁仍有机会出任首相,但获胜者必须迅速破解物价上涨等民生难题以重拾民心。
更关键的是,无论谁当选,都必须争取主要反对党的合作,否则将陷入不信任动议频发、政权短命更迭的恶性循环。
此次选举的投票机制颇具特殊性:10月4日的投票不向公众开放,仅有295名自民党议员和近100万名缴纳会费的基层党员拥有投票权,这一群体尚不足日本合格选民的1%。
选举规则规定,获得多数票者直接当选党魁;若无人达标,则由首轮得票前两名进入决选。
新任党魁需在随后几天的议会领导人选举中争取部分反对派议员支持,方可正式出任首相。
参与此次竞选的五位候选人均为现任或前任内阁大臣,他们虽均自称“温和保守派”,并强调愿与反对派合作,但在政策主张上各有侧重。
在联合竞选启动仪式上,经济民生与移民管控成为核心议题,其中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与前经济安全担当大臣高市早苗被视为最有力的竞争者。
44岁的小泉进次郎是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去年曾与石破茂角逐党魁,此次为第二次参选。
作为石破茂内阁的农林水产大臣,他曾通过释放紧急大米储备稳定物价与供应,此次竞选誓言“重建政党、倾听民意”,聚焦物价上涨、外国人口增长、公共安全等民生关切,但对争议性议题避而不谈。
若当选,他将成为1885年伊藤博文出任首相以来日本最年轻的领导人。
64岁的高市早苗是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得意门生,去年在党魁决选中败给石破茂。
她因持战时历史修正主义立场、频繁参拜被中韩视为军国主义象征的靖国神社,被贴上“对华鹰派”标签。
政策上,她主张扩大公共支出以提振经济、强化军力,推崇传统家庭价值观,反对女性天皇,亦拒绝修改民法中“已婚夫妇需统一姓氏”的条款,而这正是人权组织为保障女性权益长期呼吁的改革。
曾为新闻播音员的高市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为榜样,若当选将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但日本在政治领域的性别平等排名长期处于国际垫底水平,不少专家担忧其强硬保守立场会阻碍女性地位提升。
其余三位候选人各有鲜明标签:
64岁的现任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立场温和,履历横跨外务、防卫、教育等多部门,哈佛毕业且英语流利,还与议员组建流行乐队“Gi!ns”兼任主唱与乐手,试图以亲民形象拉票,承诺稳步加薪并强化经济与国防。
69岁的前外相、经产相茂木敏充同样毕业于哈佛,因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展现强硬贸易谈判风格闻名,主张将日美同盟作为外交核心,强调深化与特朗普的“信赖关系”。
50岁的前经济安全保障大臣小林孝之绰号“小林鹰”,立场极端保守,与高市形成差异化竞争,主张严格限制外国劳工,认为日本2%的国防开支目标“远远不足”,承诺以强化国防与民族团结实现经济增长。
外部环境与国内政治的交织让此次选举更添复杂性。
专家指出,日本当前面临紧张的安全局势,且特朗普政府预计将施压日本增加国防开支,这使得与反对党的合作成为执政关键。
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不仅关乎自民党的存续前景,更将深刻影响日本的经济政策、外交走向与社会议题,而其结果对东亚地区局势的潜在影响,也引发国际社会密切关注。
来源:小志一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