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菜农老李最近愁坏了:棚里辣椒眼看就要成熟,不少果实却出现了“白皮”——果皮局部发白无光泽,有的连片变浅,辣味淡、口感差,收购商也不要。这到底咋回事?
菜农老李最近愁坏了:棚里辣椒眼看就要成熟,不少果实却出现了“白皮”——果皮局部发白无光泽,有的连片变浅,辣味淡、口感差,收购商也不要。这到底咋回事?
潍坊岛本微生物技术研究所具有多年酵素菌技术研发推广及实践经验,结合当前农业现状,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原因及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如有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公众号,询问了解更多
问题:辣椒“白皮”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办?
解答:辣椒白皮不是单一问题,而是生长过程中“营养、土壤、环境”等多重因素失衡的信号,主要的核心原因有4类:
1.营养缺素或失衡
钙是果皮细胞壁“骨架”,缺钙致果皮细胞脆弱发白;硼促养分向果实运输,缺硼则色素合成受阻,形成“白皮斑”。此外,前期氮肥过多易徒长,养分被叶片抢占;后期缺磷钾,辣椒红素合成缺“原料”,果皮难转红、整体发白。
2.土壤板结+酸化
连作、过量施化肥易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根系缺氧;土壤酸化(pH降低)会固定钙、硼等元素,根系无法吸收,果实因“缺营养”发白。
3.环境忽冷忽热,果皮受刺激
棚室连续阴雨光照弱,光合作用差,色素合成少;突然放晴强光直射,果皮易“灼伤”生白斑。结果期白天超35℃或夜间低于10℃,会打乱果实代谢,降低色素合成酶活性,致果皮发白。
4.病虫害“偷偷啃”
病毒病(如黄瓜花叶病毒)会使叶片皱缩,果实出现黄绿斑驳,严重时局部发白畸形。蓟马、螨虫吸食果皮汁液,导致细胞坏死,形成白色小点或斑块,易引发杂菌感染。
针对多样化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来改善辣椒“白皮”现象,提升辣椒的品质和产量
1. 播种/定植前:养土壮根打基础
改良土壤结构,激活固化的钙、硼等元素,为根系创“透气肥沃”环境。可结合整地施入岛本酵素菌肥,深翻后增强土壤活力。
2. 苗期至坐果前:促根稳长防徒长
预防植株徒长,促进根系深扎,确保养分优先向果实运输。可冲施岛本酵素菌根菌+叶面喷施岛本酵素1号,间隔15天一次,平衡植株生长。
3. 结果期(重点期):根叶同补喂足营养
此期是白皮高发期,需补钙、硼和磷钾,增强抗逆性。根部冲施岛本酵素菌根菌+螯合钙+硼肥;叶面喷岛本酵素1号,同时调控棚温(白天25-30℃,夜间15-18℃),光照不足时补光。
4. 发病初期:急救调理减损失
若已出现白皮果,灌根+叶面重喷:每亩用岛本酵素菌根菌型5l兑水灌根,叶面用菌剂200ml+螯合钙300g,连喷2次(间隔5天)。快速增强根系活力,补充果皮养分,抑制有害菌,减少后续白皮果。
岛本酵素菌剂的核心不是“直接补肥”,而是通过岛本酵素微生物“活土促根+解养供果+壮株抗逆”让土壤有活力、根系有动力、果实有营养,从根本上从根本解决“营养缺、土壤僵、抗性弱”问题,减少白皮,让每棵辣椒都鲜亮饱满!
来源:小洁的农村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