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问你个问题,你说这嘎子咋回事?小时候在荧幕里灵得跟个猴,守规矩懂分寸。结果现在长大了,穿着剧组的警服,张嘴就来一句“我们这是省厅重点项目,公安都得配合”。
我问你个问题,你说这嘎子咋回事?小时候在荧幕里灵得跟个猴,守规矩懂分寸。结果现在长大了,穿着剧组的警服,张嘴就来一句“我们这是省厅重点项目,公安都得配合”。
这话一飘出来,我就替他捏把汗。结果呢,真让公安配合了,不过是把他带走,7天拘留,直接给他的人生履历添一笔黑线。
我查了下相关规定,警服这种带有明显警用标志的服装,属于严格管理范围。公安部在2008年就发布过明确文件,非警务用途不得随意使用,剧组要用必须申请备案,使用过程中也不能对外造成误导。
偏偏他开直播的时候说的是“省厅重点项目等于把一个娱乐剧组的内部服装摆到了公共语境里,这就踩线了。警方的通报用词很直接,“非法使用警用标志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7天拘留不算重。
问题是,这事不光是个法律问题,更多是个“脑子不转”的问题。警服剧组可以穿,但那是剧情里穿,不是你对着几十万网友直播乱说。
尤其还给自己加了个“省厅重点项目”的设定,真敢编啊。这种口无遮拦,已经不止是虚荣心作祟,更是对底线没概念。演戏和现实能混吗?公安机关怎么可能容忍有人蹭他们的名头?
你娱乐圈里因为警服惹事的不止他一个。2021年,浙江有个短视频博主因为穿着假警服搞恶搞视频,被直接罚款2000元,视频封禁。
2018年安徽还有人冒充辅警拍段子,被判处拘役4个月。这些案例摆在前面,都是真实存在的。他还敢在公开平台乱说,多少有点把公众当傻子了。
更讽刺的是,网友调侃得很精准,“说公安得配合,结果公安真配合了”。这话虽然扎心,但也说明社会对这种事零容忍。
你可以演戏,但你不能装作真的。这就是边界问题。公众能区分虚构与现实,可你一旦模糊这条线,官方必然要出手。不然以后谁都可以拿“剧组拍戏”当挡箭牌。
再想深一点,这事其实还揭开了一个现实:公众人物的言行,分量远比普通人重。尤其是有过“童星滤镜”的人,更容易被放大审视。当年《小兵张嘎》里的嘎子,是一代人的记忆。可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玩笑,就能让大家的印象彻底翻车。
网友那句“留案底坑娃就把后果说死了。他以后再走影视路线,想不受影响几乎不可能。你说这是为啥?因为警服背后不是道具,而是公权力的象征。
还有个细节也值得琢磨。他在直播时一边说“一定要公安配合一边嬉皮笑脸。这个语气和姿态,本身就把严肃的符号消费成了笑料。
你可以拿自己开玩笑,但你要是把公安机关的名义拿来娱乐,那就必然有人找你算账。甚至可以说,这次处罚的背后,还有警示意味,就是告诉所有网红和演员,玩梗玩到这个份上不行。
我看了几个评论,有人说他就是想蹭点关注,有人说是没脑子。我倒觉得二者都有。现在流量环境下,很多人习惯了乱说两句就涨粉,可他们忘了有些领域绝不能乱碰。
特别是涉及军警、医疗这些带有公共属性的身份,一旦假扮或虚构,就不是小事。违法成本并不高,但留下的痕迹足够影响一辈子。
你看,这次警方反应很快,通报明确,处罚到位。这说明相关部门对这种情况已经有固定应对机制。对于公众人物来说,失误一次就可能付出高昂代价。
对普通网友来说,这也是个提醒:别在直播镜头前乱来,尤其别扯上权威机构的名字。
这事闹成这样,他回头能长记性吗?
来源:头号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