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江苏兴化一个寻常街角,名叫“好想来”的零食小店悄悄开业。
周末遛达在街头巷尾,有没有看到熟悉的“好想来”零食店?
看见它,是不是就勾起了你的馋虫?
这个零食小窝,吸引你驻足。
如今,“好想来”在全国29个省,已经有超1.5万家门店。
堪称零食界的“万店之王”!
2011年,江苏兴化一个寻常街角,名叫“好想来”的零食小店悄悄开业。
红色招牌,简单货架,摆满了孩子们爱吃的糖果饼干。
现在,可爱的兔子Logo,到处可见。
好想来,几乎家喻户晓。
十五年成长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高速扩张的AB面
好想来的扩张速度,是行业的奇迹。
截至2025年3月,好想来在营门店数量已经超过10000家。[
到2025年中,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5365家。
这意味着,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门店数量增长了超过50%。
但高速扩张的背后,隐患也然显现。
2025年上半年,好想来闭店数量达到259家,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242家。
同时,新增门店数从2024年9776家,骤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68家。
扩张速度放缓,在济南尤其明显。
联四路不足2公里,有4家零食量贩店。
不到800米,就有赵一鸣、网批码头等品牌相互竞争。
量贩零食市场,低门槛、同质化竞争太激烈。
这些公司增量容易增利难,比拼低价又挤压利润空间。
以价换量,不是长久之计。
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开出一万多家店,好想来靠的是什么?
答案是,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好想来在全国建立了50多个仓储中心、超过9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物流仓。
还搭配数字化供应链系统,严格执行“T+1”配送标准。
今天下单,明天货品就能送到门店。
这种高效的供应链能力,保证了产品的新鲜,也降低了库存成本。
据了解,好想来单店SKU数量近2000个,覆盖水饮冲调、膨化食品、烘焙糕点等9大核心品类。
好想来也积极拥抱即时零售。
2025年7月,已有约5000家门店与美团闪购、淘宝闪购等平台达成深度合作。
这一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5年8月,好想来在各大平台的单月即时零售订单,突破330万单。
月环比增长高达120%。
资本市场二次上市
好想来能快速扩张,加盟商功不可没。
“0加盟费、0管理费、0配送费、2万元保证金”。
极具吸引力的加盟政策,吸引了众多商家加盟。
相比其他品牌3万-5万元不等的加盟费,确实门槛不高。
但加盟商的日子,并不都好过。
2024年上半年,好想来加盟门店月营业额约32.20万元。
2025年上半年降至29.57万元,同比下降8.16%。
拓店越快,单店收入被稀释得越明显。
加盟商是现实的,当业务无利可图时,自然会离去。
店家无利可图,服务自然越来越差。
社交平台和投诉渠道上,有近千条关于“好想来”的投诉。
涉及产品异物、变质及服务态度等种种问题。
市场上出现了“零食量贩从高性价比沦为劣质倾销”的质疑。
尽管前路面临各种挑战,万辰集团在资本市场却高歌猛进。
2025年9月18日收盘,万辰集团股价报于170.06元。
从2024年低点上涨了近9倍。
2025年8月22日,万辰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赴港上市议案。
计划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行窗口完成二次上市。
在2021年创业板上市后,这家市值超300亿的量贩零食巨头,将迎来第二次资本跨越。
财务数据确实亮眼。
2025年上半年,万辰集团营收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2亿元,同比增长50358.80%。
但亮眼的数据背后,隐患也不容忽视。
万辰集团正走向“高负债”运营的现实。
公告显示,万辰集团拟以13.79亿元现金,收购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
完成交易后,资产负债率预计达到90.97%。
高负债,不仅推高利息支出、加剧偿债压力。
如果出现现金流波动,可能引发财务风险。
多方拓展市场
面对同质化竞争,好想来也在寻求突破。
2025年,好想来推出“好想来超值”和“好想来甄选”两大自有品牌系列。
它的产品,精准覆盖不同消费群。
“好想来超值”聚焦质价比,提供大牌品质、平民价格的产品。
比如零售价低至约0.6元/瓶的天然水。
“好想来甄选”走差异化高品质路线,为受众群体提供更新奇的零食。
其中,“好想来超值果汁茶”成为爆款产品,创下单日销售38万瓶记录。
这款产品推出随机幸运日签,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情绪价值。
好想来还积极开展IP合作。
联合影院、游戏等,推出周边手办盲盒、联名零食礼盒。
市场紧张激烈,量贩零食的战争,还在继续。
一方面,量贩零食行业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竞争正从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率转变,头部企业凭借综合优势有望得到更大份额。
另一方面,量贩零食门店数量,还有增长空间。
但食安隐患、加盟商闭店、高负债,这三大风险仍然无法解决。
如果加盟商大规模闭店,将导致营收下滑。
还可能规模效应减弱等因素,推高成本。
与此同时,快速扩张而累积的高负债,在收入下滑时加剧现金流压力。
对于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来说,赴港上市后将面临更严格的审视。
港股看重商业模式创新,要求财务数据上兑现。
包括营收持续高增长,净利润增速保持为正。
从兴化街角到全国万店,好想来的十五年,是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缩影。
那个红色招牌背后,是加盟商的汗水,是供应链员工的奔波。
但商业世界的现实,更加残酷。
扩张与盈利,速度与质量,规模与安全,这些矛盾需要平衡。
万辰集团的高增长能否持续?或许只能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零食是温暖的,但商业是冷静的。
好想来的故事,还在继续。#头条深一度#
素材来源
1.《百度百科》:好想来品牌零食
2.《太原日报》:15年从兴化街角到全国!好想来从区域走向全国,传递零食温度
3.《海报新闻》:好想来15周年启新程,自有系列提升产品竞争力
4.《澎湃新闻》:上半年闭店超去年全年,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还能高速发展吗?
5.《星岛记事》:赴港争夺“量贩零食第一股”,“好想来”胜算几何?
来源:步凡寻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