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整本书阅读倡导者、实践者张学青老师执教课文《鸟的天堂》,在《鸟的天堂》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以同桌合作的形式,梳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看到的情景及感想,通过表格梳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清晰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而在齐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
更是一场深度的修行。
为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025年9月20—21日
洪雅县致远学校16名语文教师
赴西南交通大学参加为期2天的
第十三届《巴蜀新课堂》
AI融合课程教学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张学青教师
《鸟的天堂》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整本书阅读倡导者、实践者张学青老师执教课文《鸟的天堂》,在《鸟的天堂》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以同桌合作的形式,梳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看到的情景及感想,通过表格梳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清晰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而在齐云山日出描写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幅日出景观图,指导学生运用“起先……后来……接着”等连接词,关注事物的静态与动态变化,学习名家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写景写作能力。
专题讲座
《静态与动态:教材解读与教学实施》
这场《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讲座,从“天堂”入手借视频培养学生感受力,聚焦“静态与动态”解决表达力问题,最终以生命赞歌阐释“天堂”含义,传递人文关怀,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兼具实操性与深度的范例。
孙双金教师
《敕勒歌》
孙双金老师的《敕勒歌》教学极具特色:践行“情智语文”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儿童天性,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智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乐趣、发展思维。通过播放蒙古民歌、引导学生想象草原风光、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如学生扮牛羊躲在“草”下)等方式,营造沉浸式的草原情境,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意境。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模仿《敕勒歌》的结构和风格,创作《成都歌》从文学欣赏延伸到创造性输出,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创作能力。
专题讲座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
在当今教育注重核心素养培养的大背景下,古诗教学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孙双金老师“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教学”专题讲座,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深刻见解与实操指南。孙老师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涵盖语言能力和文化修养。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质资源。不同学段学生认知水平不同,古诗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侧重趣味化、故事化,多采用图片、动画、儿歌等形式辅助,学段差异,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
高子阳教师
《题西林壁》
高子阳老师的《题西林壁》教学极具创新性与深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融合AI技术且注重思维与文化深度挖掘的特点。
AI技术融合:针对“远近高低各不同”理解的难点,借助AI分别从远、近、高、低视角描述庐山景象,突破了学生因缺乏庐山游历体验而产生的理解障碍,让抽象的诗句变得具体可感,同时也展现了AI在语文教学中辅助理解、拓展资源的作用。
张忠诚教师
《围绕中心意思写》
在这场培训中,江苏省徐州市兴东实验学校的张忠诚老师带来六年级上册“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指导课。他的课堂聚焦习作核心技巧,为教师们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写作中心、提升习作能力提供了实用且有效的教学范例,助力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领域深耕精进。
专题讲座
《以学为中心的写作课堂教学实践》
这场写作培训聚焦“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任务,将其拆解为明确内容、借图表忆情景、提习作要求、评改建议四部分,为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类习作提供了清晰且具操作性的教学路径。
学习感悟
在这场学习培训中,从会场内的认真记录到小组间的热烈研讨,再到户外的深度交流,每一个场景都彰显着参与者的学习热忱。大家在笔尖流转中沉淀知识,在思维碰撞中启迪智慧,在多元互动中拓展视野,这般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为专业成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也让教育教学的思路愈发清晰开阔。
在第十三届《巴蜀新课堂》“AI融合课程教学”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上,AI融合课程教学成为亮点。它以前沿技术为支撑,将AI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在课堂中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创新。一方面,借助AI技术,教师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个性化教学,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这种融合也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语文课堂在教育前沿的探索与发展,为全国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教学范例与思考方向。
来源:锦绣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