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浩瀚的海洋世界里,有一种神秘小生物,已经困扰科学家超过200年。它叫Y型幼体(学名:Facetotecta),是一类微小的甲壳动物。听起来不稀奇?其实,真正让人抓狂的是——到现在都没人见过它们长大后的样子!
在浩瀚的海洋世界里,有一种神秘小生物,已经困扰科学家超过200年。它叫Y型幼体(学名:Facetotecta),是一类微小的甲壳动物。听起来不稀奇?其实,真正让人抓狂的是——到现在都没人见过它们长大后的样子!
通常,动物都会经历一个从幼体到成体的转变过程,像蝌蚪变青蛙、毛毛虫变蝴蝶,都是典型的例子。但Y型幼体不一样,科学家只见过它们的“童年”,成年后的样子至今是个谜。
它们的外表酷似小藤壶——就是那种喜欢黏在船底、礁石上、海龟壳上的家伙。藤壶的幼年时期是能自由游动的,长大后就会固定下来生活。而有些藤壶还变成了**“海洋寄生怪”**,专门寄生在其他动物身上,甚至能“操控”宿主的生理行为。
康涅狄格大学的詹姆斯·伯诺特教授(James Bernot)就参与了研究这种神秘生物的新论文,他表示:“我们知道,寄生藤壶的行为已经够离谱了。”
举个最离谱的例子:**有些寄生藤壶能“阉割”宿主蟹类,甚至把公蟹“变性”,让它像母蟹一样照顾藤壶的组织!**如果你觉得这像科幻片,那你可能低估了大自然的想象力。
Y型幼体已经被正式记录的种类只有17种,但最近科学家在日本的一次野外采样中,意外发现了**大量从未见过的新物种。**虽然这听起来像是重大突破,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新种也都只处于幼体阶段,依旧没有发现它们的成体。
为了搞清楚这些生物到底是什么物种、跟谁是亲戚,伯诺特团队对超过3000个Y型幼体的基因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它们确实跟藤壶有亲戚关系,但和已知的那些寄生藤壶亲缘关系并不近,算是“远房表亲”。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暗示Y型幼体可能也具有寄生性。
最关键的证据是什么?当这些幼体接触到甲壳类动物的生长激素后,它们竟然变成了一种像蛞蝓一样的形态——这正是寄生藤壶在侵入宿主前的样子!
伯诺特说:“这说明它们可能最终也会寄生在某种宿主身上。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宿主是谁。它们可能一直藏在其他动物体内,所以我们才找不到它们的成体。”
Y型幼体为什么会这么“低调”?科学家推测,这或许是趋同进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它们和寄生藤壶一样,各自独立地进化出了“住别人身体里”的生存方式。
这种独立进化出相似适应策略的现象,在生物学上其实很常见。比如蝙蝠和鸟都能飞,但它们并不是亲戚,而是独立地进化出了飞行能力。
伯诺特和他的团队接下来打算构建整个藤壶家族的进化谱系树,来看看这些怪物们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演化出如此“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的。
他说:“这些生物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亿年,演化出了数千个物种。它们面对生存挑战,想出的解决方案真的令人惊叹。”
而这些“解决方案”,或许有一天也能为人类科技或医学带来启发。
Y型幼体活跃在海洋中200年,却始终“拒绝长大”;它们的成体到底藏在哪里?也许,我们距离揭开这个海洋“悬案”已经不远了。
来源:墨兰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