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5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终审判决书落槌的那一刻,齐选杰悬了四年的心,终于放下了。屏幕上“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八个字,宣告了这场“名字保卫战”的最终胜利——他终于可以重新用回“麦田乡音”这个账号名称,而无需再委屈地使用“麦田乡馨”这个替代品。
正文:
2025年9月5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终审判决书落槌的那一刻,齐选杰悬了四年的心,终于放下了。屏幕上“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八个字,宣告了这场“名字保卫战”的最终胜利——他终于可以重新用回“麦田乡音”这个账号名称,而无需再委屈地使用“麦田乡馨”这个替代品。
2023年12月,齐选杰的抖音账号“麦田乡音”突然被平台下架。原因是北京某公司投诉其侵犯商标权,并提交了“麦田乡音”的商标注册证。彼时,这个账号已有400万粉丝,是河南曲剧传播的重要阵地。为了生存,齐选杰被迫将账号改名为“麦田乡馨”,并第一时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新商标的注册申请。
然而,对方的“狙击”并未停止。仅一个月后,该公司也提交了“麦田乡馨”的商标注册申请,并最终成功获权。齐选杰陷入绝境:旧名用不了,新名也被封杀。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李菊丹指出,我国商标制度实行“申请在先原则”,即谁先提交申请,商标权就归谁,不以实际使用为前提。尽管齐选杰使用“麦田乡音”多年,积累了大量粉丝和影响力,但因未及时注册商标,法律并不直接保护他的使用权。
“这种规则本意是提高确权效率,但实践中常导致‘真实使用者’被‘合法侵权’。”李菊丹说。
2025年3月24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齐选杰使用“麦田乡音”不构成商标侵权,且对方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赔偿18万元。对方上诉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终审维持原判。
法院认为,齐选杰的使用行为属于“在演出服务上的商标性使用”,且对方存在“恶意抢注”意图。这一判决为创作者提供了新思路:即使商标被抢注,仍可通过“不侵权之诉+不正当竞争之诉”夺回使用权。
1. 尽早注册商标:在账号有一定影响力时,立即提交商标申请,覆盖核心类别(如第41类“演出服务”);
2. 保留使用证据:定期截图、录屏,证明名称的长期使用及影响力;
3. 善用法律武器:遭遇抢注时,及时提起“商标无效宣告”“不侵权确认之诉”;
4. 推动规则优化:呼吁平台建立“创作者名称保护机制”,防止恶意投诉。
结语:名字保卫战的胜利,不仅是个人的胜利
齐选杰的胜诉,为内容创作者争取了更多生存空间。它证明:法律的天平,终将向真实、勤劳的创造者倾斜。而这场“名字保卫战”也提醒我们:保护创作者的名字,就是保护文化的根,保护每一个平凡人用汗水浇灌出的独特声音。#你认为央视关注南阳麦收有必要吗#
——名字可以被注册,但文化,永远属于人民。
来源:聪明的蜻蜓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