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龙永康同学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芦花镇。他作为国家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项目的直接受益者,跨越千里,目前正于浙江省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24级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求学。在近日举行的一次分享会上,他深情表达了对浙江省海宁市、四川省黑水县两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01
缘起海宁:东西协作筑梦,立志学成报桑梓
龙永康同学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芦花镇。他作为国家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项目的直接受益者,跨越千里,目前正于浙江省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24级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求学。在近日举行的一次分享会上,他深情表达了对浙江省海宁市、四川省黑水县两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两地对口支援学校和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的衷心感谢。他不仅汇报了自己在海宁充实的学习与生活状况,更满怀激情地阐述了学成之后返乡建设、回报家乡的远大理想。他的故事是东西部协作战略在个体身上生动实践的缩影,展现了教育帮扶如何为偏远地区的青年打开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并激发其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
02
两次转折:暑期见闻立志向,赋能项目助启航
龙永康与海宁的缘分并非始于入学。早在2023年暑假,他就曾作为交流生的一员受邀到访海宁。那次旅程中,海宁迅猛的经济发展、繁荣的城市面貌、先进的技术应用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和思想触动。正是那次经历,在他心中播下了渴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未来助力家乡发展的种子。2024年初中毕业后,当机会来临时,他毫不犹豫地抓住了。通过专门针对黑水学子的“黑水中职学生成长赋能项目”,经过选拔,他顺利进入了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并选择了极具发展前景的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他深刻地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难得的个人成长与提升技能的机遇,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肩负着家乡的期望,未来要将所学所知带回黑水。
03
学技砺心:前沿课程强技能,潮乡精神塑品格
在校期间,龙永康接受了系统化、专业化的无人机技术教育。他的课程设置紧贴行业前沿,涵盖了无人机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基础、编程与自动控制、航拍技术、数据处理以及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国土测绘等领域的专项应用。学校为该专业投入了大量资源,配备了先进的无人机实训室、飞行模拟器以及多种型号的实训无人机,确保了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紧密结合。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进行“手把手”的耐心指导,学校还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入校开展讲座和实践教学,确保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与此同时,浸润在海宁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本土的“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和勇立“潮头”的“潮文化”也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他,潜移默化地塑造其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04
温情相伴:多方关怀暖人心,异乡迅速融新家
初到海宁,语言沟通上的些许障碍、饮食口味上的差异,曾让龙永康感到些许不适与思乡之情。然而,来自社会、学校、老师、同学无微不至的关怀很快让他消除了这些顾虑,迅速适应并融入了新的环境。特别让他感动的是,周末他常常受邀入住结对关爱家庭——海宁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委书记金美凤的家中。金书记待他如亲子,在生活上给予“妈妈”般的细致照顾,在思想上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让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他的班主任也为他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成长辅导方案,定期与他交流谈心,并组织班级团建、体育活动,帮助他放松身心。同学们也非常热情,在学习上与他互帮互助,在生活中结伴同行,共同营造了一个温暖、融洽、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让他虽在异乡,却如归家。
05
展望未来:深耕专业求深造,建设家乡架桥梁
对于未来,龙永康有着清晰而坚定的规划。他表示,在当前的中职阶段,他将一如既往地刻苦学习,夯实专业基础,熟练掌握无人机操作与维护的各项技能。他的目标是力争通过对口升学或高职考等方式,进入高等学府(大学)继续深造,更加深入系统地钻研无人机专业技术,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他明确表示,毕业后将毫不犹豫地返回家乡黑水县。他计划将所学的先进无人机技术应用于黑水的现代农业发展(如高原特色作物的精准植保)、旅游产业升级(如达古冰川等景区的空中观光、安全巡查与管理)以及地质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等迫切领域,用实际行动参与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他立志要成为连接东部先进经验与西部发展需求的桥梁,成为东西部协作成果的见证者和延续者,为家乡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