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为进一步提升区域护理服务水平,锻造一支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护理队伍,为期3天的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京衡“名片”工程——2025年度中医药适宜技术护理培训班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培训由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衡水市人民政府主办,衡水市卫生健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区域护理服务水平,锻造一支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护理队伍,为期3天的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京衡“名片”工程——2025年度中医药适宜技术护理培训班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培训由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衡水市人民政府主办,衡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衡水市中医医院承办,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协办,吸引了来自衡水市各级医疗机构的40余名护理骨干参加。
精英汇聚,赴京取经
9月1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员——来自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合作医院的衡水市中医医院护理骨干团队,由副院长王真带队,开启了一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深度学习。本次培训是京衡中医药协同“名片”工程3.0版人才培育计划的重要实践,旨在全面提升项目医院的中医药护理服务能力。
开班仪式上,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京津冀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贺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苗青分别致辞,衡水市中医医院副院长王真对参训学员提出殷切期望。仪式后,领导、专家与全体学员合影留念。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护理部主任李静率领专家团队,围绕中医护理特色技术研究进展、五行音乐疗法在调节负性情绪中的应用,以及温灸刮痧、中药膏摩、耳穴综合疗法、中药竹罐与蜡疗、平衡罐、经穴推拿、头部刮痧、温阳罐、中医全息刮痧等多项实用技术进行了系统授课。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苗青(左)、京津冀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贺勇(中)、衡水市中医医院副院长王真(右)致辞
授课老师
授课老师
▲ 授课老师们进行授课:李静主任(左1)、赵楠副主任(中1)、宋丽波护士长(右1)、李明珠老师(左2)、黄砚萍护士长(中2)、李雁护士长(左3)、茹江丽护士长(中3)、谭娟老师(右3)、谢晓磊护士长(左3)、苏净老师(中4)
守正创新,传承精华
培训内容涵盖多项中医适宜技术,理论与实践并重。西苑医院护理部主任李静介绍了中医护理特色技术的最新进展,副主任赵楠讲解了五行音乐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各科室护士长和主管护师分别结合典型病例,分享了温灸刮痧、中药膏摩、耳穴疗法、竹罐技术、蜡疗、平衡罐、经穴推拿、头部刮痧、温阳罐及全息刮痧等技术在各类疾病中的具体应用。
专家授课既高屋建瓴,又贴近临床,为学员带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临床思维启发。本次培训作为“健康京衡”战略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加强了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 适宜技术现场教学(从左至右):耳部按摩、耳穴压豆、隔姜灸、葫芦灸、雷火灸、麦粒灸、平衡罐、全息刮痧、头部刮痧、温阳罐、中药膏膜、中药竹罐温灸刮痧、蜡疗
▲ 考试现场
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成效显著
本次培训以“理论筑基、实践赋能”为核心,采取“理论授课+临床实操”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精选8类实用中医技术,实践环节采用小班教学,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掌握技术要领,实现从理论到技能的有效转化。
实操训练中学员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与专家互动,力求掌握技术精髓。经过系统学习与严格考核,所有学员顺利结业。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提升护理质量的实际行动,成为传播专业技术的“种子”,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本地区中医护理水平全面提升。
培育专业“火种”,提升区域能力
通过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衡水市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正如王真副院长所期许,这批护理骨干将作为中医适宜技术的“火种”,在京衡协同3.0版框架下,把北京的优质中医药技术带到衡水,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京衡两地的中医药合作正通过一次次扎实的培训与交流不断深化,为推进京津冀卫生健康事业协同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稿件报送、一审:纪彦华(护理部)
二审:张立松、康靖恺、李佳明(宣传科)
三审:牛猛(宣传科)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