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大蒜看似简单,但想让蒜头饱满、产量高,每个环节都有讲究。不少人种出来的大蒜要么出苗稀、要么蒜头小,其实问题多半出在种植方法上。今天就按步骤讲讲,大蒜怎么种才合适,新手跟着做也能种出好收成。
大蒜这样种,出苗齐、蒜头大,新手也能学会
种大蒜看似简单,但想让蒜头饱满、产量高,每个环节都有讲究。不少人种出来的大蒜要么出苗稀、要么蒜头小,其实问题多半出在种植方法上。今天就按步骤讲讲,大蒜怎么种才合适,新手跟着做也能种出好收成。
一、选种:别用“小弱残”,饱满蒜瓣是好苗的基础
种大蒜第一步,选对蒜瓣比什么都重要。很多人图省事,直接用家里吃剩的小蒜瓣、碎蒜瓣种,结果出苗慢、长势差,这是典型的“起点错了”。
选蒜瓣要记住三个标准:一是“个头饱满”,直径最好在5毫米以上,这样的蒜瓣储存的养分多,发芽后幼苗壮;二是“无损伤”,表皮不能有破损、霉点,否则容易烂种;三是“品种对路”,比如北方适合种紫皮蒜(耐寒、蒜头大),南方适合种白皮蒜(耐热、早熟),别乱选品种。
选好的蒜瓣别急着种,先摊开晒1-2天(避开正午强光),既能杀菌,又能让蒜瓣更易出芽。如果蒜瓣带土,轻轻剥掉外层老皮即可,别剥得太干净,以免损伤芽点。
二、选地:别在“涝洼地”种,疏松肥沃是关键
大蒜的根是须根,扎得浅,既怕旱又怕涝,选地时得特别注意土壤条件。
首先,土壤要“疏松透气”,黏重的土壤不行——这类土壤下雨后容易板结,大蒜根系呼吸受阻,轻则烂根,重则整株枯死。最好选沙壤土或腐殖土,拿铲子挖一下,土能轻松散开就合适。
其次,肥力要跟上。大蒜生长期长(从种到收约200天),喜欢“肥足”的环境。如果土壤贫瘠,种前要先改良:每亩撒300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比如牛羊粪、鸡粪,必须腐熟,否则会烧根),再翻土拌匀,让土壤“吃饱”底肥。
另外,地块要“排水好”。地势低洼的地方别种,雨季容易积水,大蒜最怕“泡根”。如果只能用这类地,建议起垄种植,垄高15-20厘米,方便排水。
三、种植时间:南北差1个月,别种太早或太晚
大蒜是冷凉作物,喜欢“先凉后寒”的生长环境,种植时间得按地区来:
北方(华北、东北等地):9月中下旬到10月初种最合适。此时气温在15-20℃,种下去后能长出发达的根系和3-4片叶,冬天既能抗冻,来年春天又能快速返青。种太早容易旺长,冬天可能冻伤;种太晚根系没长好,来年长势弱。
南方(长江以南地区):10月中下旬到11月初种。南方冬季气温高,种太早会导致年前长得过旺,消耗养分;种太晚则可能错过根系发育期,影响蒜头膨大。
简单说,当地气温降到20℃以下时,就是种大蒜的最佳时机,记不住日期的,看路边的桂花开始落了,就差不多该种了。
四、种植步骤:整地、播种有讲究,细节决定出苗率
1. 整地:先把地块深翻20-25厘米,打碎土块,避免有大坷垃(否则蒜瓣周围土壤不紧实,出苗会歪)。翻完后耙平,按1.2米宽开沟做畦,畦间留30厘米宽的排水沟,方便浇水和排水。
2. 底肥:除了之前的农家肥,播种前可以再撒一层“速效肥”——每亩用50公斤复合肥(氮磷钾比例15:15:15),均匀撒在畦面,浅翻10厘米,让肥料和土壤混合,避免烧种。
3. 播种:把蒜瓣尖朝上(芽点在尖部),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12厘米摆好,深度以“蒜瓣顶部埋入土中3-4厘米”为宜。太深出苗慢,太浅容易受旱、倒伏。摆完后覆盖细土,轻轻压实(让蒜瓣和土壤贴紧,利于吸水),最后浇一次透水(别用大水冲,避免蒜瓣被冲歪)。
五、生长期管理:浇水、施肥、除草,一步都不能懒
大蒜从出苗到收获,要经历苗期、抽薹期、鳞茎膨大期三个阶段,管理重点各不同。
苗期(出苗到年前):此时主要长根和叶,需水量不多,土壤见干再浇水(手捏土成团,落地能散就不用浇)。苗长到10厘米高时,追一次“提苗肥”——每亩撒10公斤尿素,撒完浇小水,让肥料渗入土中,别撒在叶上(会烧叶)。
抽薹期(年后到蒜薹抽出):这是大蒜需肥需水的“旺季”,土壤要保持湿润(但别积水),每隔10天浇一次水。同时追“催薹肥”,每亩用20公斤复合肥,配合10公斤钾肥(比如硫酸钾),让蒜薹长得粗、抽得顺。
鳞茎膨大期(蒜薹收获后到成熟):蒜头开始长大,此时要“控水”——土壤见干再浇,避免浇水太多导致蒜头外皮腐烂。同时追一次“膨大肥”,每亩用15公斤磷钾肥(比如过磷酸钙+硫酸钾),别用氮肥(否则叶子疯长,抢蒜头养分)。
除草要趁早:杂草长到3-5厘米时就拔,别等草长大(会和大蒜抢养分),也可以在播种后喷一次封闭除草剂(比如二甲戊灵),减少后期除草麻烦。
六、病虫害防治:提前预防比治病更重要
大蒜常见的问题有两种:病害(叶枯病、锈病)和虫害(蒜蛆、蚜虫),防治的关键在“早”。
叶枯病:叶子上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最后整叶枯死。预防办法:种前晒种杀菌,发病初期喷多菌灵(按说明书稀释),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2次。
蒜蛆:幼虫啃食蒜瓣,导致蒜头腐烂、有臭味。预防办法:底肥别用未腐熟的粪肥(会招蒜蛆);发病后灌根,用辛硫磷乳油(稀释后沿根部浇),别直接喷叶。
蚜虫:聚集在叶背吸汁液,导致叶子卷曲。直接用吡虫啉喷雾,喷的时候重点喷叶背,一次就能见效。
七、收获时机:看叶子、摸蒜头,别早收也别晚收
收早了蒜头没长饱,收晚了蒜头外皮开裂、容易散瓣,判断成熟有三个信号:
1. 叶子:顶部3-4片叶变黄,底部叶子干枯(但别等全枯,否则蒜头会“放风”变松);
2. 蒜头:扒开表层土,蒜头外皮变厚、颜色变深(比如紫皮蒜变成深紫色);
3. 硬度:用手捏蒜头,感觉紧实不软塌。
收获后别暴晒,先放在阴凉处晾3-5天,让外皮变干,这样储存时间更长。
种大蒜没有捷径,选对种、把好时间、管好水肥,就能少走弯路。哪怕是新手,按这些步骤做,秋天也能收获一筐饱满的蒜头。试试这些方法,明年你家的大蒜说不定能长得比邻居家还好。
来源:巧巧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