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三届“新龙”质量创新成果发布暨协同共治活动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与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旨在深化质量协同治理与质量创新共建,以质量赋能新
▲活动现场。
九龙融媒讯 (记者 范坤民 摄影报道)9月19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三届“新龙”质量创新成果发布暨协同共治活动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与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旨在深化质量协同治理与质量创新共建,以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成都市新都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杨金华,重庆市九龙坡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郭奇参加活动。
活动以“质惠新龙·链动未来——协同共筑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为核心主题,聚焦成果发布、经验交流、标准推介与区域协作。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九龙坡区政府、新都区政府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两地市场监管部门、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及媒体记者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表彰24项优秀质量创新成果
在质量创新成果发布环节,新都区与九龙坡区各遴选3个涵盖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优质项目进行现场发布,展示了两地在质量创新中的实践突破。来自两地的评审专家逐一点评,肯定了创新项目在降本增效、质量提升中的实际价值。颁奖环节成为活动亮点之一,活动表彰24项优秀质量创新成果,现场参会人员见证了两地质量创新的丰硕成果。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新都区与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在现场共同签署了《质量强区“新龙”共治方案》,下一步两地将从健全质量政策协同体系、共建质量基础设施平台、强化重点产业质量协同提升等六大方向进一步深化合作,标志着“新龙”合作从单项成果交流迈向系统集成的协同治理新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新龙”合作的领域——从质量领域延伸至知识产权、首席质量官培育及火锅餐饮等“两地名片”产业。
川渝共护“舌尖上的质量”
火锅是川渝地区的美食名片,而今其底料生产迎来首部国家标准。活动中,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正式推介《火锅底料质量通则》国家标准,以及川渝地方标准《火锅类餐饮企业加工操作规范》、重庆市地方标准《火锅牛油生产技术规程》。这一系列标准将为火锅产业链标准化、安全化、品牌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标准是质量的基础,统一标准能有效破除区域壁垒,提升产业整体水平。”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宏果在推介中表示,新标涵盖原料选用、生产工艺、检验检测全流程,旨在保障食品安全、规范企业操作、促进品质一致性。此外,川渝两地还将共建火锅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标准宣贯实施与产业升级。
现场还发布了《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指南》,由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解析,旨在培养高素质质量领军人才,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三年累计为产业创收逾4.1亿元
回顾三载历程,“新龙”质量区域合作成效显著。首届40个入围成果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第二届24个项目为企业产生直接经济价值6783万元,第三年再添24项优质成果,三年间累计为产业创收逾4.1亿元,推动企业实现质量提升、降本增效的双重突破,真正实现了“共创共享共赢”。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在讲话中强调,两地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速规则互通、标准互认、市场互融,把质量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与发展效益,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质量动能”。
记者了解到,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生动实践,“新龙”质量协同合作不仅已成了区域质量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金字招牌”,更将以质量为纽带,主动赋能区域协同合作,全面助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来源:见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