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槟榔芋作为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的传统特色作物,已有上千年种植历史。10年前,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的大琛农产品开发家庭农场负责人戴兴坤偶然品尝到槟榔芋,便萌生了在青岛引种的念头。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探索,他成功让这一南方喜湿怕旱的美食在北方安家落户。今年,戴兴坤种植
槟榔芋作为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的传统特色作物,已有上千年种植历史。10年前,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的大琛农产品开发家庭农场负责人戴兴坤偶然品尝到槟榔芋,便萌生了在青岛引种的念头。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探索,他成功让这一南方喜湿怕旱的美食在北方安家落户。今年,戴兴坤种植的十余亩槟榔芋迎来丰收,每亩效益达1.6万元。
现场
引种槟榔芋喜获大丰收
记者在种植槟榔芋的农田里看到,一排排槟榔芋株高约一米,芋叶青翠欲滴,十分喜人。戴兴坤正领着几位村民将刚采收的槟榔芋切断芋茎、装袋打包。记者注意到,槟榔芋从泥土里拔出后呈椭圆形,表皮为深褐色,切开后内部的白色芋肉细腻洁净,格外诱人,令人垂涎。
2015年,戴兴坤初次见到槟榔芋时,便被它的外形所吸引——比当地的芋头个头大得多。不同于普通芋头的是,槟榔芋软、糯、香,还有独特的花纹,让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随后,他深入了解了槟榔芋的种植方法和市场规模,发现其在南方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良好的销路。
戴兴坤开始了槟榔芋引种之路。他反复筛选不同产地的种芋,对比播种时期,将田块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光是土壤配方和灌溉方式就测试了十来种。他自己琢磨出“拱棚+滴灌”的组合,硬是凭着一股韧劲,“熬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许多看着“救不活”的芋苗被他救了回来,秋收时地里头终于结出了又大又圆的槟榔芋,亩产达到了南方的正常水平。
“槟榔芋的种植效益真的不错,每亩的效益能达到1.6万元。”戴兴坤介绍。今年种植的槟榔芋亩产能够达到4000斤以上,因为是刚起步进行小规模种植,售价并没有定得太高,平均每斤价格在4元,每亩能实现1.6万元的收入,非常喜人。
打算
效益可观明年将扩种
戴兴坤介绍,槟榔芋种植起来相对简单,只要掌握了关键的管理要点,比如水分调控、茎叶管理、种植深浅等,基本都能稳产丰收。
“槟榔芋的母芋全部生长在表土层以下,这让它能够有效隔绝外界污染,因此被归类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戴兴坤说,在种植过程中,槟榔芋的主要收获部分是地下球茎。球茎还未进入膨大期时,几乎不会遭受病虫害侵袭。等到球茎逐渐变大,叶片虽然偶尔会出现红蜘蛛等害虫,但戴兴坤采取的生物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虫害,无需使用农药,确保槟榔芋没有农药残留,安全健康。
“今年槟榔芋的种植效益很不错,明年我准备把种植面积扩大到50亩,带动更多乡亲一起增收致富。”戴兴坤信心满满地说,他正积极开拓市场销路,争取实现订单式种植,以减少种植风险、保障收益。他还计划推动槟榔芋的深加工,通过将芋头加工成芋块、芋泥、芋粉等多样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借助冷库储藏延长槟榔芋的保鲜期,持续壮大槟榔芋产业,与乡亲们一起走好这条乡村振兴的富“芋”之路。
转发!到市场逛起来!
来源:阿胖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