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检笔锋 文以砺剑】第11期 | 全市检察机关公文写作标兵能手风采展(九)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8:01 1

摘要:以文辅政、以笔建言。为落实全市检察长会议部署要求,通过以赛促学提升全市检察机关公文质量和公文处理规范化水平,近日,市检察院组织开展了第一届全市检察机关公文写作竞赛。来自全市两级院综合、业务等部门的92名干警参加竞赛,共涌现出11名“全市检察机关公文写作标兵”、


以文辅政、以笔建言。为落实全市检察长会议部署要求,通过以赛促学提升全市检察机关公文质量和公文处理规范化水平,近日,市检察院组织开展了第一届全市检察机关公文写作竞赛。来自全市两级院综合、业务等部门的92名干警参加竞赛,共涌现出11名“全市检察机关公文写作标兵”、10名“全市检察机关公文写作能手”,“郑州检察”官微将陆续展播他们的事迹与心得。

下面,请跟随我们一起领略标兵能手们的风采——

李 阳

个人感言

本次竞赛于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和不足,以下是我对公文写作的一点感悟。公文写作是一种“苦差事”,但对机关年轻干部来说,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淬炼,提升检察公文写作质量和水平,需要做到“三要”。一是要有热爱,要有为文字工作投入真感情的奉献情怀,敢于接“烫手山芋”,敢于做“热锅上的蚂蚁”,不断在干中学、学中干,“以笔为刀”“以文为旗”,为领导提供决策辅助。二是要有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公文写作需要大量占有材料,必须多读有关文件、领导讲话、官方刊物等,用心揣摩学习文章的结构、造句、用词,领会文章的观点、精神,丰富自己的素材库,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三要有韧劲,要“不怕写、写不怕、怕不写”,写得再多、再难、再苦也不怕,抓住一切机会写,把写作当作挑战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同时要认真对待每一篇文章,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著高标准完成。

李佩洋

新郑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五级检察官助理

荣誉档案


先后荣获全省检察机关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共青团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检察院“优秀青年干警”、共青团新郑市委员会“青年岗位能手”、新郑市“平安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撰写的《以“五化”建设为依托,促检察事业新发展》荣获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五化”专题调研优秀论文三等奖。


个人感言


能获“公文写作能手”这份荣誉,我个人认为是组织搭建的历练平台,是领导们“公文姓公,为大局著笔”的悉心指引,是个人“唯手熟尔”的结果。我觉得提高写作要在思想上梳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有“书卷”味。坚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把学习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一种习惯,不管是业务书籍或是文学书籍、历史书籍,养成看书的爱好,多了书卷味、有了“接地气”,更长了浩然气,在复杂的环境中务本质,从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二是要有“汗水味”。文章难写、材料难书,面对一些难题也只有多思考、多流汗区逐步破解,真正撸起袖子、沉下心思加油干,在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中反复熬练,才能逐步积累经验。三是要有“泥土味”。“坐办公室里想不出解决问题的良策”,要紧扣业务、围绕中心,在更多办案与综合实践中增强“脚力”,要在业务中思考、在交流中互通,从而整合各方信息素材,拥有储备资源,从而做到“提笔知写”。四是要有“求学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多听多看,虚心听取领导、同志们的意见建议,努力在更高视野看待问题;要多思多想,勾勒思考框架、细想问题细节,不断锻炼归纳总结、凝练语言的文字功底,最终提升办案中法律文书写作水平。


供稿:市院办公室

2025年第469期

来源:郑州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