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说,餐具上残留的细菌,有些是能引起胃肠不适的,比如幽门螺杆菌、大肠杆菌;还有一些比较“顽固”的,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这些都不是光靠清水冲能解决的。
很多人以为洗碗不过是个家务活,干净就行了,哪有那么多讲究?可医生告诉我们,洗碗这件小事,做得不对,真能悄悄影响全家人的健康。
尤其是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动作,日积月累,就可能把病菌带上饭桌。今天这篇文章,就像医生在家跟亲戚说话一样,慢慢给大家掰扯清楚这些细节,别再大意了。
洗碗这件事,很多人图省事,觉得水冲一冲,眼睛看着没油就算干净。但碗筷上很多看不见的“脏东西”,才是问题的关键。
比如说,餐具上残留的细菌,有些是能引起胃肠不适的,比如幽门螺杆菌、大肠杆菌;还有一些比较“顽固”的,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这些都不是光靠清水冲能解决的。
第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用冷水洗碗。很多人图快,或者天气热,就直接用自来水冲洗,尤其是油腻的盘子,洗完还以为特别省水。其实冷水洗碗,不但洗不干净油脂,还容易让细菌残留在餐具表面。
尤其是一些高脂肪的食物,比如红烧肉、火锅底料吃完的锅,用冷水基本就是“抹了一层薄油”,看着亮,其实脏着呢。
有研究发现,在20℃以下的水温下,洗碗的除菌率不到30%,而用40℃以上的温水,配合洗洁精,去污能力和杀菌效果才能明显提高。
第二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是抹布和海绵不勤换。厨房的抹布、洗碗海绵其实是家里“最脏”的东西之一。它们每天接触油污、食物残渣、细菌,但很多人一个用好几个月,甚至发黑发臭了还舍不得扔。
德国一项微生物研究显示,普通厨房海绵每立方厘米含有超过540亿个细菌,种类甚至超过了马桶圈。用这样的抹布擦碗,相当于把病菌“热情送到饭桌”上。
医生建议,抹布和海绵最好每周更换一次,或者用开水烫、微波炉高温消毒,别让它们变成“细菌温床”。
第三个问题是洗洁精没冲干净。有些人洗碗特别仔细,倒洗洁精、搓泡泡、刷碗都特别认真,但最后冲洗环节却马马虎虎。
洗洁精其实是化学清洁剂,它里面含有表面活性剂等成分,用来溶解油脂是非常有效的,但如果残留在碗筷上,被我们吃进肚子,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肝脏代谢功能,刺激胃肠道,甚至在个别敏感体质的人群中,引发过敏反应。
尤其是家里有小孩、老人或者肠胃不好的人,这种残留就更不能大意了。冲洗碗筷的时候,一定要把泡沫冲得干干净净,不要怕费水,该冲还得冲。
还有一种人特别讲究卫生,洗碗之后还会再用干抹布擦一遍,觉得这样更干净。其实这是第四个常见误区:湿抹布擦干净碗筷。
表面看是干净了,实际上可能带来了更多细菌。因为擦碗的抹布往往不会每次都洗干净晾干,还有人把它挂在水池边、油烟机上,长时间潮湿就是细菌最喜欢的环境。
根据一项厨房卫生调查,超过60%的家庭擦碗布检测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更别说有些人家里用同一块抹布擦桌子、擦锅、擦碗,细菌在厨房里“跑来跑去”,难怪孩子肚子总是闹腾。
医生建议,洗完碗晾干就好,自然风干是最安全的方式,没必要再用布擦一遍。
除了这些常见的清洗问题,医生还提醒,有些人家里的碗筷材质也值得注意。比如那些颜色鲜艳、图案漂亮的塑料碗、搪瓷碗、涂层碗,很多都含有重金属或者不耐高温的化学成分。
用热水洗、或者放进微波炉加热时,容易释放有害物质。尤其是老旧的印花碗,掉色的杯子、裂了口的餐具,更应该及时淘汰。别为了“舍不得”一个碗,把健康搭进去。
近年来,还有研究发现,厨房的洗碗池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卫生死角”。很多人洗碗后不清洗水槽,导致食物残渣长期积在排水口,滋生细菌和异味。
有研究发现,厨房水槽的细菌密度,甚至比厕所还高。医生建议,洗完碗后顺手清洗水槽底部,定期用小苏打、白醋等天然方式清洁排水口,能有效减少病菌滋生。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那洗碗机是不是更干净?现代洗碗机在高温高压下确实能更有效地杀菌消毒。最新研究表明,70℃以上的高温冲洗过程,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见致病菌的灭活率超过99%。
洗碗机也不是“万能神器”,如果餐具上有较多食物残渣、油块没刮干净,机器也会“卡壳”。而且洗碗机内部也需要定期清洁,不然用久了也会变成“藏污纳垢”的地方。所以不管是手洗还是机器洗,关键还是得用对方法、注意细节。
医生还特别提醒,家里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的,要尤其注意洗碗卫生。因为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唾液传播,共用餐具、洗不干净的碗筷都是传播途径。
2023年一项全国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44%,而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叉感染非常普遍。如果家人中有人接受治疗,碗筷最好分开使用,洗碗时也要单独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厨房卫生这个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容易忽视。尤其是洗碗这件事,看似小动作,背后却藏着不少健康风险。
医生常说,许多慢性肠胃问题、频繁腹泻、孩子反复肚子疼,都跟餐具卫生脱不了干系。家庭健康,往往就是从一只干净的碗开始的。
如果真要说一句总结的话,那就是:洗碗这事,别马虎,干净不是表面的光亮,而是看不见的细菌有没有清除掉。
从水温、洗洁精、抹布到碗筷本身,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孩子、肠胃不好的人,更要多加注意。有时候,一顿饭吃得安不安心,真的就差那么一个洗碗的小动作。
参考文献:
[1]王立明,张小芳.家庭餐具清洗方式对厨房微生物环境的影响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24,40(3):356-360.
[2]李红梅,赵云.洗碗布与海绵中细菌污染状况调查及对策[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57(10):1023-1027.
[3]周志强,陈瑶.幽门螺杆菌家庭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25,41(5):689-69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来源: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