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实往往残酷: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却很难察觉自己行为上的不妥。许多人整天抱怨职场环境差、同事不好相处,却从未反思过自己是否也是问题的一部分。
职场上,我们总能遇到几个“奇葩”同事:做事拖拉、推诿扯皮、抢功甩锅……我们常常在心里暗暗鄙视:“这人真是个烂人!”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在某些时刻,或许你正是别人眼中的那个“烂人”。
现实往往残酷: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却很难察觉自己行为上的不妥。许多人整天抱怨职场环境差、同事不好相处,却从未反思过自己是否也是问题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不谈别人,只聊你自己。下面这三个迹象,如果你不幸命中,抱歉,你可能正是职场中的“问题人物”。
一、永远在找借口,从不承担责任
“这不是我的问题”“要不是因为XX,我早就完成了”“没人告诉我该这么做”——这些话是否常挂在你嘴边?
有一类人,面对问题时第一反应永远是辩解和推诿。项目失败了,是队友配合不好;工作延误了,是领导安排不当;客户投诉了,是公司政策有问题。总之,千错万错,都不是自己的错。
这种“永远正确”的心态,是职场中最令人反感的特点之一。
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 表面上是爱面子、怕担责,深层原因其实是极度脆弱的自尊心。这些人无法将自己的价值与错误分开,认为承认错误就等于否定自己整个人。所以他们绞尽脑汁辩解,只为维护那个虚幻的“完美自我”。
但职场是结果导向的地方,成年人世界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担当。能够承认错误、吸取教训的人,远比永远正确的人更值得尊重。
仔细观察那些职场中受欢迎的人,他们不一定能力最强,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敢于说“这是我的责任”。这种担当反而赢得了更多信任和机会。
二、对上恭维,对下跋扈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些人将此视为职场生存法则。
在领导面前笑脸相迎、极力讨好,甚至卑躬屈膝;转身对下属或同级就换了一副面孔,颐指气使、傲慢无礼。这种人仿佛有两种人格,切换自如。
这种行为背后暴露了什么? 本质上是一种扭曲的权力观。这些人敬畏的不是人,而是位置。他们对上恭维不是因为尊重领导这个人,而是害怕权力;对下跋扈不是为了工作高效,而是享受权力带来的优越感。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需要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他们无论对谁都能保持基本的尊重和礼貌,因为他们自信不需要借助外在权力来获得认同。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不同职位的人态度差异巨大,那么小心,你可能已经陷入了这种“权力瘾”而不自知。
三、热衷八卦,搬弄是非
办公室八卦仿佛职场润滑剂,但有些人将它变成了主要工作内容。
整天打听同事隐私,传播小道消息,添油加醋,搬弄是非。更可怕的是,这些人常常披着“关心同事”的外衣,实则满足自己的窥探欲和操纵欲。
为什么有人如此热衷八卦? 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特别喜欢议论他人的人,往往自身缺乏成就感和关注度。通过谈论别人,他们暂时转移了对自身不足的注意力,获得了一种虚幻的重要性。
职场八卦就像空气污染,每个人都在抱怨,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也在制造它。有时候,我们不经意间参与了一次八卦传播,或者在听到同事隐私时没有及时制止,这些都成为了职场毒素的扩散者。
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需要每个人守住边界,不传播、不倾听、不鼓励那些与工作无关的私人议论。
如何避免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读到这儿,你可能已经对号入座了一些同事的形象,甚至可能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从“知道”到“做到”。我们很容易识别出别人身上的问题,却很难改变自己的行为。
那么,如何避免成为职场“烂人”?
首先,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定期反思自己的行为,可以每周问自己几个问题:我这周是否推卸过责任?我是否对不同职位的人态度不一致?我是否参与了不必要的八卦?真诚地回答这些问题,你会更了解自己。
其次,培养同理心。在行动前,试着想象自己是对方:听到推诿的话会感受如何?被差别对待会怎样想?成为八卦主角会多难受?同理心是职场中最珍贵的品质之一。
最后,勇于改变。如果发现自己有上述行为,不要沮丧,人无完人。意识到问题就是改变的开始。从小事做起:下次试着主动承担一点责任;对助理说声谢谢;听到八卦时转身离开。
职场就像一个大镜子,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反射出什么样的世界。如果你总觉得周围都是“烂人”,也许需要先看看镜中的自己。
改变别人很难,但改变自己永远不晚。
这不仅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环境,更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月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