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110”:奋进的步伐从未停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2 17:38 1

摘要:29年来,福建漳州市公安局漳州110支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将“忠诚、为民、团结、实干”熔铸进警队建设,展现在每一次出警、每一个微笑、每一份坚守中,以29年如一日的为民担当与不懈奋斗,当好“人民的保护神”。

在福建,“漳州110”不仅是一个代号,更是一支致力于增强群众安全感,增进民生福祉而享誉全国的生力军。

29年来,福建漳州市公安局漳州110支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将“忠诚、为民、团结、实干”熔铸进警队建设,展现在每一次出警、每一个微笑、每一份坚守中,以29年如一日的为民担当与不懈奋斗,当好“人民的保护神”。

忠诚:“红袖标”承载的信仰

对“漳州110”的每一位队员来说,“红袖标”在臂,不只是一种标识,更是一份忠诚的承诺。

2024年11月26日下午,刚被授予个人三等功的民警孙泽彬,在下班途中敏锐地发现3名行迹可疑人员,正神色慌张地四下张望。其中,两人骑着一辆共享单车在前方领路,后方一人单骑一辆,怀中紧搂着一个黑色袋子。袋口微微敞开,几盒高档香烟隐约可见。

孙泽彬凭借着多年从警经验,判断三人疑似盗窃。他没有犹豫,立即紧随其后,同时呼叫队友支援。仅3分钟,“漳州110”二中队民警杨少清就带领警组赶到现场。那三人似有察觉,猛地加速,企图分头逃窜。“警察!别动!”孙泽彬飞身向前,成功控制住一名嫌疑人。另外两名嫌疑人也被支援到场的队友当场抓获。

民警当即从黑色袋子中查获六条名牌香烟。证据面前,嫌疑人再难狡辩,如实供述该团伙在外地入室盗窃后、流窜至漳州再度盗窃的犯罪事实。民警顺藤摸瓜、直捣窝点,最终查获百余件赃物,案值逾8万元。“上午授功,下午再立新功”,孙泽彬的事迹成为“漳州110”忠诚职守、为民担当的生动写照。

而这背后,是“漳州110”忠诚信仰的传承。“漳州110”始终将忠诚作为底色,以“一法一校两基地,三馆三园四中心”构筑队伍忠诚教育矩阵,借助“码上学”“微党课”“110荣誉日”等多种学习教育形式,激励全体队员铭记历史、薪火相传、接续奋斗,让忠诚信仰融入日常、落在实处。

为民:“电话线”另一端的温度

“电话线”的一端连着人民群众的急切期盼,另一端则是“漳州110”闻警即动的为民温度。

4月17日,漳州市芗城区某居民小区,一位老人突发疾病,家里乱成“一锅粥”。“漳州110”四中队队员李家豪与刘长泉所在的警组接到指令,火速奔赴现场。

老旧小区的楼道又窄又暗,转弯处格外局促,加上担架上的老人病情危重,李家豪抬着担架通行受限。“慢一点,稳一点!”面对困难,李家豪一边提示,一边用力抬稳担架一侧,在仅容一人通过的楼梯里,他侧身、发力、托举,与医护人员默契配合,一步步往下挪。

“注意拐角!”“老伯,手放好,别担心!”手上发力的同时,李家豪不忘轻声安抚。那一刻,他托起的不仅是一条生命,更是一个家庭的期盼。最终,老人被平稳送上救护车,老人的妻子再也忍不住泪水,紧紧拉住李家豪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付出;没有惊天动地,只有稳稳守护。正是这些为民服务的日常,加厚了这座城市最坚实的平安底色。

“有人吗?快来救救我……”2024年12月的一个深夜,漳州市芗城区大雨滂沱,“漳州110”六中队民警苏伟宝巡逻时听到微弱呼救,发现一名男子骑电动车滑倒,双腿被卡在车底无法动弹。

他立即拉起警戒线、撑起雨伞,为男子盖上保暖衣物,同时组织群众抬车救人,但因雨势太大,地面湿滑,救援工作困难不小。此时,消防人员赶到,苏伟宝与消防人员一道,俯身探入车底,将男子抱出,配合医护人员送医而脱险。

为民,是“漳州110”从未更改的初心。从一开始时的群众不了解到赢得口碑、形成品牌,正是“漳州110”29年如一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竭诚为民奋斗历程的写照。他们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持续深化“接、巡、处”警务机制与古城保护、寻人找物等民生实事相结合;通过联动31个党支部和社会救援队伍,带动“民生110”“民间110”“社区(乡村)110”等多支力量有效协同,将“再快一秒、止于未发”的理念深植于基层治理中,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实干:“再快一秒”的担当

“再快一秒”,对“漳州110”队员而言,从来不是一句口号,是警报响起时身体本能的反应,是群众危难时毫不犹豫的奔赴。

9月1日上午,漳州市芗城区某医院门口,民警刘耿忠、傅景荣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突然,市民黄先生冲上前求助——他未满1岁的女儿被开水烫伤,急需转送其他专科医院救治。

“快,上警车!”没有一秒迟疑,民警一把拉开车门、启动警笛,一路向医院疾驰。过程中,民警一边紧盯前方路况,鸣笛开道,一边不忘回头安抚:“抱稳孩子,马上就到!”原本需要十来分钟的车程,仅用时4分钟,就将孩子送达就医。这4分钟,是一场为急救加速的赛跑,更是“漳州110”从危急中抢回的宝贵时间。

这样的“快”,在打击犯罪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618呼叫路面各梯队,嫌疑车辆正往西行驶,请立即拦截!”6月30日,“漳州110”路面巡逻民警接到紧急指令:两名犯罪嫌疑人刚刚实施盗窃,正驾车疯狂逃逸,一场分秒必争的追捕行动悄然展开。

正在市区巡逻的各警组闻令即动、迅速响应,很快锁定目标车辆,形成包围圈。逃窜中的嫌疑人似乎察觉到危险,突然猛踩油门、急速倒车,试图在车流中撕开一道缺口。处置民警临危不乱、紧密协同,多组包抄、步步为营,最终将对方逼入一条无路可走的死胡同。“下车”“别动”“蹲下”……民警手持警棍、盾牌,疾步上前,以迅雷之势控制住两名嫌疑人,当场查获涉案财物数千元。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征程中,“漳州110”始终将“快速反应”作为生命线,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深化梯次布警和动态勤务机制,创新建立“空中110”“无人机+”等警务机制,持续升级智慧巡防体系,实现接处警全流程“再快一秒、更快更灵”,以实实在在的担当作为,守护城市的万家灯火。

团结:“师徒”之间的接力

在“漳州110”,每一位新警的身边,都有一位引路的“师傅”。传承,不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的接续,推动这支队伍坚守初心、始终向前。

“输人不输阵,输阵歹看面(闽南方言:气势上不能输),那股不服输的劲,早刻进我骨子里了。”9月17日,“漳州110”民警刘耿忠在参加传承弘扬新时代“漳州110”先进事迹座谈会时说道。3年前,他加入“漳州110”第一天,就有师傅陪在身边。他观察师傅的接处警方式,一遍遍复盘警情、比对细节,在汗水中磨炼,在挫折中成长。日积月累,很快,他便从一名面对警情不知所措的新警,变成“独当一面”的警队骨干,也成了年轻民警口中的“师傅”。

这样的接力,从未停止。

2024年11月6日,“漳州110”民警李煜靖带着徒弟柯俊楠处置一起求助警情:一位七旬阿婆的儿子残疾,支付宝因手机丢失被冻结,钱款无法取出,家里又急需用钱。面对老人的无助和复杂流程,柯俊楠有些发懵。

李煜靖没顾着单干,而是一边安稳阿婆情绪,一边教徒弟操作:“别急,我先打银行电话,你来记流程。”“这一步要核对身份,仔细些。”他手上不停、话语沉着,徒弟柯俊楠在他的感染下,也慢慢稳了下来。最终账户顺利解冻并启动恢复手续,阿婆紧紧握住他们的手,眼泪还挂着,笑容已绽放。

那一刻,柯俊楠真切体会到:“漳州110”这支队伍的传帮带,是危急时有人并肩作战,更是把群众小事当作共同大事的担当。

团结,是“漳州110”打赢每一场硬仗的根基。从队伍集训到警务实战,从纪律严管到真情相待,“漳州110” 始终以真情纽带凝聚警心,以严明作风锻造尖兵。每一次警情发生,总有战友并肩响应;每一回困难来临,总有可靠背影逆行向前。正是这样一支忠诚、为民、团结、实干的模范警队,在保安全、护民安、促发展的征程中,让“人民的保护神”这面金字招牌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近日要览

来源:警苑心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