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协同育人新路径 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家”大讲堂成功举办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18:09 1

摘要:市中区作为山东省首批全环境育人实验区,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等协同育人机制,聚焦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区域实际,打造了“教育·家”大讲堂这一家校共育品牌。六年来,累计开设“教育·家”大讲堂3000余场,惠及家长80万人次,《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光明日报》等

市中区作为山东省首批全环境育人实验区,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等协同育人机制,聚焦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区域实际,打造了“教育·家”大讲堂这一家校共育品牌。六年来,累计开设“教育·家”大讲堂3000余场,惠及家长80万人次,《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光明日报》等多家核心媒体先后对此进行报道。

9月20日,“智汇市中·育见未来——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家’大讲堂”活动成功举行。山东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孙永泗,市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菊,济南市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部主任付堂宝,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家庭教育教研员秦涛,市中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区关工委、区教体局和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家庭教育分管领导和教研人员以及部分区县代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周雷和家长代表等300余人参加活动。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菊致辞,强调了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长期以来支持市中区教育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周雷表达了公益助力区域家庭教育的坚定决心与积极愿景。

新东方济南学校向市中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捐赠100套家庭教育类书籍,同时启动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百校行。

家庭教育需要回归育人本位,时代呼唤科学的家庭教育,呼唤美好的家庭建设,呼唤温馨的家庭生活,呼唤和谐的家庭学校协同。来自全国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进行了精彩分享。

上海市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二级研究员杨雄以《校家社协同:构建平等、双向、持续的教育生态》为题,深入剖析了当前教育生态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构建良性互动教育共同体的策略与方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曹萍围绕《家庭教育指导的底层逻辑》进行分享,从理论根基与实践应用层面,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扎实的依据。

佟新教授分享了《以儿童为本的家校社融合教育》的独到见解,强调尊重儿童主体性是实现有效融合的关键。

杨咏梅老师则针对《数智时代家庭教育如何“智慧爱”》这一议题,探讨了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圆桌对话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蓝玫主持,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周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济南育秀中学书记张咏梅与学生代表崔宸溪共同就家、校、社协同的现实挑战与创新路径展开深度对谈,现场互动热烈、启迪频现。

活动最后,来自市中区中小学的吴昳娴、杨洋、李海燕、郑九鸣依次分享了在家校社协同育人领域的实践经验,从不同视角展现了市中区协同育人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济南市市中区泉欣小学校长吴昳娴分享了学校建设“泉欣·大家”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的实践探索。学校建立“泉欣·大家”资源地图,通过鼓励学生成立自组织、协同合伙人发掘校外资源等路径,家、校、社携手,共绘学生成长同心圆。

济南市市中区泉泽小学校长杨洋分享了济南兴隆K15+教育联盟家庭教育工作坊的实践和成效,通过调研凝练出“家庭教育100问”,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开发问题解决资源包,促进校家社协同育人,点亮家庭希望之光。

济南市经五路小学教师李海燕从个人发展、工作坊引领、联盟体共进三方面,分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思考和破局之道。坚持教研为先,开创“两合四研”团队发展之路,打造联盟体共进新生态,充分发挥个人价值推动区域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济南市市中区经成小学家委会会长郑九鸣以《凭借“WE来”之力,做好新时代教育合伙人》为题,分享了在陪伴孩子成长中依托学校资源系统储备家庭教育知识,不断提升个人素养,进而更好地联动更多的家长积极参与家校社共育工作的实践历程。

“智汇市中·育见未来”今天的“教育·家”大讲堂活动也是市中区第四届品质教育学术节的首场公益学术讲座,不仅有效传播了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还凝聚了家校社三方共识,是市中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一次重要实践。

未来,市中区将以“教育·家”大讲堂这一常态化、专业化平台为纽带,持续汇聚包括新东方在内的教育专家智慧,共享先进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推动校家社同频共振、协同发力。新东方多年深耕家庭教育与学生成长领域,将为“创新共同体”注入更多优质资源与活力,助力“赋能每一个”的教育追求落到实处,共同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全面和可持续发展铺就一条温暖而坚实的成长之路。

来源:山东教育快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