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综艺《姐姐当家中》,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和张晓楠帮带货主播万千惠复盘直播间利润时,发现她根本不知道“坑位费”这回事。两人反复确认后得知:她真没收过。
在综艺《姐姐当家中》,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和张晓楠帮带货主播万千惠复盘直播间利润时,发现她根本不知道“坑位费”这回事。两人反复确认后得知:她真没收过。
两位主持人当场愣住,按她们的认知,直播带货,品牌方给主播一笔固定费用,也就是“坑位费”,是行业常规,而且金额不低。
绝大多数主播靠“坑位费+佣金”双份收入,而万千惠这种新人没意识到,恰恰说明她还没被这套规则完全裹挟。
但更让人意外的是,与辉同行是目前极少数明确不收坑位费的头部直播间之一。
不是没能力收,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不收。
公开信息显示,东方甄选是最早公开宣布“零坑位费”的直播间,与辉同行独立后,延续了这一做法。品牌方只需要承担物流、样品等基础成本,没有额外前置收费。
这意味着什么?
主播的收入完全来自销售提成,卖多少,拿多少。厂家不用先砸钱买“上架资格”,风险由主播自己背。
这种模式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
因为很多主播靠坑位费就能稳赚一笔,哪怕产品卖不动也不亏。而董宇辉团队选择把全部身家押在“产品真能卖出去”上。
也正因如此,厂家愿意反复合作。
没有前期投入压力,选品更自由,合作更轻量化。尤其对中小品牌、地方农特产来说,这种门槛极低、收益明确的渠道,几乎是唯一能触达全国消费者的方式。
所以你会看到,与辉同行开播后迅速起量,同期在线人数动辄百万级。不是靠低价倾销,也不是靠流量补贴,而是靠长期积累的信任背书。
更直观的表现是全国三十多个省级文旅部门主动找上门,排队想办专场。
文旅局不是企业,没有营销预算去付坑位费,但他们愿意带着本地特产、非遗项目、文旅资源来合作,是因为知道这里没有“上架费”,只有“卖得好不好”的硬指标。
一个不收前置费用、只拿销售分成的头部主播,在行业里确实少见。尤其在直播带货已经越来越像“流量变现游戏”的今天,这种反套路操作,反而成了最稀缺的竞争力。
有人觉得董宇辉火是运气好,但一个能坚持三年不收坑位费、团队从东方甄选到独立后依然保持这一原则的人,靠的不是偶然。
他没把自己当“流量入口”,而是当成了“帮厂家卖货的人”。这种定位,决定了合作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能走多远。
至于为什么别人做不到?也许不是不想,而是已经被行业惯性推着走了太远。
来源:老张黄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