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8日,福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携手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联合主办“理性投资需适当 远离诈骗不踩雷”金融教育宣传周直播活动。活动邀请福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技术处相关负责人、福建警察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管理系副教授,以及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个人金融部相关负责人做
9月18日,福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携手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联合主办“理性投资需适当 远离诈骗不踩雷”金融教育宣传周直播活动。活动邀请福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技术处相关负责人、福建警察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管理系副教授,以及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个人金融部相关负责人做客福建日报全媒体演播厅,聚焦适当性管理新规解读、金融诈骗套路剖析、常见投资骗局案例及理性投资理念等主题进行分享,进一步提升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诈能力。
直播期间,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首先就《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进行解读。适当性管理要求金融机构在销售产品时严格执行“三适当”原则,即“将合适的产品、服务推荐或销售给合适的投资者”。邮储银行特别提醒消费者警惕三类销售误导行为:引导式抬高风险、风险提示隐身和错配销售,学会从财务状况、投资目标、风险偏好、年龄与人生阶段、投资经验等维度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从而理性投资。
福州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技术处相关负责人结合实战经验,剖析了投资理财诈骗的常见套路。他指出,尽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但核心仍离不开“诱、骗、钓、收”四个步骤:先以“高额回报”“内幕消息”诱骗目标入局,再通过立人设、建信任骗取受害者信心,随后以小额收益为饵引诱加大投入,最后卷款跑路。本次直播旨在呼吁公众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并第一时间报警。同时,他建议牢记“三不一多”原则:不轻信高收益承诺,不透露个人敏感信息,不向陌生账户转账,多核实平台及产品资质。
福建警察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管理系副教授通过真实案例,揭示了“非法荐股”和“AI智能炒股”诈骗的作案手法。在非法荐股骗局中,诈骗分子通过组建“荐股群”,利用“理财导师”和“群友”营造高收益假象,诱导受害者下载虚假APP实施诈骗。而在AI智能炒股骗局中,则利用投资者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不了解,以“高科技”“高收益”为幌子收取高额会员费后便销声匿迹。徐教授强调,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切勿轻信所谓“内幕消息”或“高科技选股”承诺,应对投资平台及推荐人资质进行充分核实。
本次直播通过系统讲解、案例分析,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涵盖适当性管理、诈骗防范与理性投资理念的金融知识普及课。直播在福建日报全媒体直播平台,观看量达219.6万人次,引起广泛关注。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将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积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帮助消费者增强风险识别能力,树立理性投资观念,为构建安全、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