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 C10 深度体验:家用 SUV 需要的样子,它多数能够覆盖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17:29 1

摘要:在新能源 SUV 市场,“销量破万” 已是衡量车型实力的重要标尺,而零跑 C10 凭借 “连续三月破万、日均 381 台” 的成绩,展现出它在消费者群体中的较高认可度。作为一名注重实用性的家庭用户,我最近深度体验了 2026 款零跑 C10 纯电 605 激光

在新能源 SUV 市场,“销量破万” 已是衡量车型实力的重要标尺,而零跑 C10 凭借 “连续三月破万、日均 381 台” 的成绩,展现出它在消费者群体中的较高认可度。作为一名注重实用性的家庭用户,我最近深度体验了 2026 款零跑 C10 纯电 605 激光雷达版 —— 从清晨送孩子上学的早高峰,到周末带全家郊游的乡间小路,从绕车观察的第一眼,到坐进车内的每一次触碰,慢慢摸清了它 “圈粉” 的关键:它比较精准地贴合了家庭用户对 SUV 的多数核心需求。

先聊最直观的:绕车一圈,家用调性藏在细节里

第一次在小区停车场见到零跑 C10 时,它没有用夸张的设计吸引眼球,但越看越觉得 “顺眼”—— 这种不张扬的质感,比较符合家庭车的定位。

走到车头,最先注意到的是那条 1.2 米的 “海平线” 贯穿式灯带。当天色渐暗,我按下车钥匙,灯带缓缓亮起,不是刺眼的白光,而是像一层柔和的光晕裹住车头,连小区保安路过都多瞥了两眼:“这灯看着挺精致”。再看全 LED 大灯,后来雨天晚上送孩子去兴趣班,灯光铺在路面上比较均匀,以前开卤素灯时偶尔担心的 “暗区盲区”,这次出现的频率低了不少,过路口时连路边的路缘石都能看得比较清楚。

转到车身侧面,20 英寸枪灰色轮毂比图片里更显扎实,不像有些小尺寸轮毂那样 “飘”。相对实用的是隐藏式电动门把手,上周降温到零下 3 度,我以为门把手会被冻住,没想到按下车门键,它还是顺畅弹出,爸妈不用再像以前那样 “使劲掰把手”,孩子也能尝试自己开门。伸手摸了摸车门下方的防刮条,比我预期的更宽,以后停车蹭到路沿,不用过度担心掉漆。

走到车尾,3D 悬浮尾灯比想象中更有质感。晚上回家锁车时,尾灯会先 “呼吸” 两下再熄灭,像在 “挥手告别”;有次朋友借车,回来跟我说 “你这车刹车灯比较显眼,跟在后面不容易走神”。再看熏黑扩散器和扰流板,没有过度运动的 “张扬感”,反而让车尾显得更饱满,周末带孩子去超市,停在一堆家用车中间,也不会显得突兀。

坐进车内:手摸眼看体验后,才懂 “家用舒适” 是什么

拉开车门坐进驾驶位的瞬间,第一感受是 “不压抑”—— 我身高 178cm,调整好座椅后,抬头看车顶还有一拳多空间,不会像以前坐部分紧凑型 SUV 那样 “顶头”。伸手摸了摸座椅,OEKO-TEX 认证的面料手感偏软,不像有些仿皮座椅那样 “硬邦邦”,孩子后来在座椅上爬来爬去,我也不用过度担心甲醛问题,毕竟这种材质和婴幼儿奶嘴同源,心里相对踏实。

让爸妈体验后排时,我爸一坐下就尝试跷起了二郎腿:“比你朋友那车宽敞些”。我特意蹲到后排地板看了看,全平设计没有凸起,孩子坐中间时,脚能比较随意地放,不用像以前那样 “蜷着腿”。后来带爸妈去乡下老家,车程 1 个多小时,我妈提到 “后排坐垫够长,腿能基本撑住,不像以前那样坐久了容易腿麻”—— 后来查了数据,后排坐垫长 514mm,确实比不少同级车做得更贴合家庭需求。

相对惊喜的是座椅的灵活度。上周六中午在公司加班,我把前排座椅 180 度放平,铺了块小毯子,大致能躺下休息,以前趴在方向盘上 “腰酸背痛” 的情况,这次缓解了不少。后来周末带孩子去露营,把前排放平、后排调至最躺的 32 度,拼成了一张接近 2.7 米的 “小床”,孩子躺在上面,透过 2.1 平方米的全景天幕看云朵,兴奋地喊 “像在帐篷里看天空”。

再看内饰细节,“赤霞橙” 配色比图片里更温馨,不会像纯黑内饰那样 “沉闷”。中控台下沿是圆润的弧度,有次孩子跑过来看导航,不小心撞到膝盖,也只是 “轻轻碰了一下”,不像以前那台车的尖棱角那样容易 “疼得哭”。伸手摸了摸中控屏边缘,没有明显毛刺,连空调出风口的拨片都比较顺滑,不像有些车那样 “拨着费劲”。

上手操作科技配置:实际用过后,才知 “实用” 比 “花哨” 重要

第一次点开 14.6 英寸中控屏时,担心 “屏大反应慢”,结果打开导航、音乐、空调,界面切换比较流畅,没有明显卡顿 —— 后来查了才知道是高通 8295P 芯片,难怪比我以前的老车快不少。我妈学用中控屏时,大概用了 10 分钟就会说 “打开空调 24 度”“导航到菜市场”,Leapmotor OS 4.0 Plus 系统的菜单逻辑比较清晰,不像有些车那样 “找功能要翻好几页”。

相对让我意外的是双 AI 语音助手。我老家在南方,说话带点方言口音,以前用其他车的语音助手,偶尔会被提示 “没听清”,但零跑 C10 对我方言的识别度相对较高。有次开车时想调天窗,随口用方言说 “把天窗开条缝”,它基本能秒响应,不用我低头按按钮,安全性有一定提升。后来过路口时,双屏 SR 功能也提供了帮助 —— 有个电动车突然从侧面窜出来,中控屏上立刻显示出电动车的图标,我及时减速,减少了剐蹭风险。

“零动空间” 情景模式是后来慢慢发现比较好用的。上周雨天接孩子,系统自动打开了后视镜加热和雨刷,不用我手忙脚乱调按钮;有次堵车时,孩子喊 “想看动画片”,系统自动切换到娱乐模式,还把音量调小,不会过度吵到前排;晚上带全家去吃饭,打开瀑布式氛围灯,灯光跟着音乐节奏轻轻变颜色,孩子坐在后排跟着晃头,连爸妈都笑着说 “像个小派对”。

开在路上:实际驾驶后,才懂 “家用好开” 的核心

第一次开零跑 C10 上路,最直观的感受是 “稳”——170 千瓦电机的动力不算 “猛”,但起步时不会 “窜”,我老婆后来练车时说 “比部分电动车好控制,不怕踩重油门”。有次在高速上超货车,深踩油门时,动力输出比较平顺,没有 “突然冲一下” 的突兀感,超车过程相对稳,爸妈坐在后排也没提到 “晃”。

相对让我满意的是底盘和悬挂。上周带孩子去乡下,路上有不少坑洼,我本来担心孩子会喊 “颠”,结果他坐在安全座椅上还在玩玩具,后来问他 “颠不颠”,他说 “没太感觉”。后来查了才知道,这台车的底盘是国际 S 集团调校的,还有五连杆独立后悬,过坑时颠簸感过滤得比较明显,不像以前开我爸的老车那样 “颠得容易肚子疼”。

NVH 表现也是实际开过后才觉得不错。有次高速上开 120km/h,我和爸妈在后排说话,不用刻意提高音量,孩子悄悄跟我说 “妈妈,我想睡会儿”,也能较快睡着。后来对比朋友的宋 L DM,感觉零跑 C10 在噪音控制上更优一些 —— 朋友那台车高速上说话偶尔需要 “喊”,而零跑 C10 即使开空调,也只有轻微的风噪声。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它有 100 多处静谧优化,包括 40 个声学包和声学玻璃前风挡,安静程度确实比较贴合家庭需求。

增程器的介入也比较平顺。有次续航不够用,增程器启动时,我几乎没感觉到明显震动,要不是看仪表盘,都不太确定发动机已经工作了。后来跑长途去厦门,发动机大致能保持在最佳效率区间,油耗也不算高,来回 1000 多公里,加了一次油就够了,比我以前的燃油车省了不少油钱。

续航补能:日常用下来,才知 “不焦虑” 有多重要

提车后第一次充电,我特意试了快充 —— 从 30% 充到 80%,用了 28 分钟左右,比我预期的快。那天在服务区充电,买杯咖啡、吃个汉堡的时间,续航就从 200 公里涨到 500 公里左右,不用像以前那样 “在充电桩旁等 1 个多小时”。后来日常通勤,我每天开 60 公里左右,一周充一次电基本够用,周末带孩子去周边玩,来回 200 公里,回来还有一半左右电量,不用总想着 “要不要充电”。

有次带全家去厦门,增程版综合续航 1190 公里,从上海出发时加满油、充满电,开到厦门只加了一次油,不用在高速上频繁找充电桩。服务区充电时,我发现零跑的充电桩覆盖范围还可以,基本每个大服务区都有,不用像以前那样 “担心找不到桩”。后来返程时遇到堵车,油耗也没有明显上涨,平均下来每公里成本比燃油车低不少,爸妈都提到 “还是新能源车划算些”。

总结:体验过细节后,才明白它为什么适合家用

绕车看、伸手摸、开上路体验一圈后,我大致明白零跑 C10 为什么能 “连续三月销量破万”—— 它没有追求 “过度性能” 或 “浮夸设计”,而是把家用车需要的 “宽敞、舒适、实用”,藏在每一个能摸到、看到、用到的细节里:不怎么顶头的空间、不硌腿的后排、不卡顿的车机、不明显颠簸的底盘…… 这些不是 “噱头配置”,而是每天用车都能感受到的 “贴心”。

如果你和我一样,选家用 SUV 时更看重 “好用、好开、够用”,不想为 “花里胡哨” 的配置买单,那零跑 C10 可以试试 —— 它可能没有特别突出的 “亮点”,但却能满足家庭用车的多数需求,让老人坐得相对舒服、孩子玩得开心、自己开得安心。

来源:星夜几许寄余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