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蹁跹氢能崛起,人大力量助石化园区变“生态天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2 17:01 1

摘要:在镇海区绿色石化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里,一套全景白鹭慢直播设备正实时传输着画面:高耸的塔林间、蜿蜒的管线旁,一片生态绿肺生机盎然——这便是镇海炼化白鹭园。其间,一只只白鹭优雅翩跹、筑巢育雏,构成一幅产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

在镇海区绿色石化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里,一套全景白鹭慢直播设备正实时传输着画面:高耸的塔林间、蜿蜒的管线旁,一片生态绿肺生机盎然——这便是镇海炼化白鹭园。其间,一只只白鹭优雅翩跹、筑巢育雏,构成一幅产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

▲镇海炼化厂区内,白鹭翩跹

镇海炼化白鹭园,从最初的2200平方米已扩展至现今的15000平方米,入选“浙江省观鸟胜地”。这正是人大代表助力石化园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推动产业绿色蝶变的生动缩影。

“蒸汽等动力资源成本过高,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石油化工机电安装行业,专业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在绿色石化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内,代表和企业负责人、职工们围坐在一起,坦诚交流着发展中的难题。

联络站定期通过主题接待、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共商共议活动,邀请企业和职工共同参与。对于收集到的问题,联络站建立“企情征集—共议共促—精准交办—成效反馈”的监督履职“闭环圈”,有效促进破解石化产业发展难题。

▲人大代表们在宁波石化开发区企业生产一线视察调研

“石化产业是镇海的传统优势产业,石化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80%。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同时面向未来开拓新赛道,是镇海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这正是我们打造绿色石化产业联络站的初衷所在。”镇海区人大代表大工程单位中心组负责人、区人大代表黄明刚介绍道。

立足产业特色,镇海区人大常委会在镇海炼化公司设立绿色石化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利安德巴赛尔新材料公司、浙能镇电公司等企业延伸设立代表联络点,将大工程单位、石化产业相关领域的各级人大代表编入站点,构建起“站点嵌入产业、履职直通一线”的工作格局。

通过实施“‘镇’在一线”工作法和“代表领衔”机制,由石化产业从业代表牵头开展企情民意征集、视察调研、惠企政策宣讲等活动,深入掌握行业动态与前沿信息,精准发力产业关键环节,助力中石化镇海基地二期、镇海电厂整体搬迁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推动石化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7月9日,镇海区首批5辆氢能源公交车正式上线,车身上醒目的“H₂”标志格外亮眼。这些公交车以氢能为动力,具有无污染、零排放、低噪音等优点。目前,镇海区已投用113辆氢能车辆,涵盖重卡、客车等类型,年减碳量超1.3万吨。

▲氢能源公交车投入使用

氢能在交通领域的成功应用,凝聚着人大代表的智慧与汗水。几年前,多位石化行业人大代表提出,镇海炼化等企业的副产品氢资源丰富,发展氢能产业是把握未来机遇的可行路径。

为此,联络站聚焦经济发展所需、企业经营所盼,落实“两去两回”履职机制,组织代表开展氢能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座谈6次。市、区人大代表提交的4条关于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促进氢能交通应用场景落地的建议,经持续跟踪监督,推动镇海区在宁波市率先完成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

如今,“招宝氢谷”氢能产业园已引进浙江鲲华、氢越科技等9家企业,累计营收超2亿元,涉及氢储能发电、燃料电池系统、零碳物流平台等细分领域,氢能全产业链格局初步形成。

长期以来,“污染严重”是人们对石化区的固有印象。为改善园区生态面貌,时任市十六届人大代表莫鼎革提交《关于支持宁波石化园区打造国内首个“无废石化基地”的建议》。

在建议督办及“回头看”过程中,镇海区人大按照多级代表联动履职、人大司法联动监督“双联”模式,组织市、区人大代表并邀请区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赴生产一线开展视察3次,监督推进非法处置危废案件审理等工作,推动建议措施有效落实。

宁波石化开发区以镇海炼化为龙头,将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密切的成员单位纳入共同体管理,推动产业链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相关做法入选工信部和生态环境部“无废园区”典型案例,镇海炼化公司获批全省首个国家级石化“无废集团”。

其中,宁波市首例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项目的落地,有效减少了危险废物产生及CO₂排放,为企业节省成本约2500万元。今年,市人大代表、镇海炼化党委书记陈燕斌进一步提出《关于在宁波市石化产业集群率先打造资源循环利用的“无废产业链”的建议》,呼吁推广镇海经验,助力宁波“无废城市”创建。

▲镇海炼化厂区风貌

塔林与白鹭共舞,产业与自然共生。绿色石化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如一座桥梁,连起发展与保护、履职与民心。未来,它将继续凝聚代表智慧,监督推动绿色转型,为打造更美、更优的石化产业贡献人力量。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