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的茶饮市场,除了瑞幸大半直营,其他几乎清一色加盟。开奶茶店成了无数普通人创业首选,投入几十万、百来万,卖得越多赚得越多。
八年前,喜茶把新式茶饮带进了商场一层,行业一度觉得要出个“奶茶界星巴克”。
但谁都没想到,外卖大战一来,奶茶咖啡彻底变成了“快消品”,拼的不是品牌调性,而是谁更便宜、谁下单更方便。
现在的茶饮市场,除了瑞幸大半直营,其他几乎清一色加盟。开奶茶店成了无数普通人创业首选,投入几十万、百来万,卖得越多赚得越多。
2025年初,数万加盟商用自己的钱,把四家茶饮公司推上市。等半年报一出,行业分化愈发明显,只有头部品牌还能狂开新店,其他的已经慢慢掉队了。
过去半年,蜜雪冰城新开了6500多家店,半年开出一个霸王茶姬。如果这个速度不变,全年能突破一万家新店。
目前,饮品行业里只有三个品牌闯过了万店大关。蜜雪冰城加盟商平均每人能开2.4家店,别家都不到两家。
霸王茶姬扩张快的时候找的是能抢到好铺位、敢投多家店的投资人,这让它在大城市扩得快,但也带来了风险,会算账的投资人亏损就撤,更果断。
各大品牌对市场布局有不同想法,但都认准了三线及以下城市是增量机会。除了霸王茶姬,其他品牌在低线城市的门店占比都在缓慢增加。
外卖大战已经证明,品牌影响力没那么大,消费者更在意价格,免费比9块9更吸引人,9块9又比20块容易下单。
门店数量、营收和利润,成了衡量品牌效率的关键。
我们拿100家门店为单位,比较各品牌的收益和成本,看谁在这场竞争中更胜一筹。喜茶还没上市,星巴克没披露太多中国数据,所以不在统计范围。
品牌确实帮加盟商卖出了更多,但成本也在水涨船高。比如,2024年霸王茶姬单店日均卖800杯,是古茗的两倍,还不算外卖大战高峰时。
高销量意味着高成本,霸王茶姬要求好地段大门店,卖得多投入也大。
其他品牌的小店,两人轮班,日均做到400杯才算健康水平。如果不加盟,自己开咖啡店每天卖100多杯就挺好了,租金合理定价高一点也能活。
拿100家门店算,霸王茶姬营业收入和利润最高,但今年上半年突然下滑。
官方说是因为股权激励花了5.1亿,但平均每店营收已经跌回去年,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同店GMV持续两位数下滑。
古茗单店收益在提升,蜜雪冰城扩张迅猛但保持平稳,其他品牌都在下滑。
瑞幸直营和加盟店营收差距大,一是收入模式不同,直营赚消费者的钱,加盟店赚加盟商的钱。再一个,瑞幸直营多在省会,销量高。
总部想让加盟体系运转起来,必须投钱建工厂、仓库,冷链物流要跟得上,全国原材料都得及时送到。
蜜雪冰城和古茗每百店的基建投入最多,分别是1082万和910万。蜜雪冰城还直接跟果园签合同,草莓芒果一采下来就速冻加工,冷链直送全国门店。
古茗虽没大规模建厂,但仓储配送链很完善,用料可以更新鲜。虽然投入大,但摊到每家店的成本正在下降,规模越大,效率越高。
总部雇人也得花钱,最终这些成本都会转嫁到加盟商身上。蜜雪冰城门店最多,人效也高,每百家店只养17个总部员工,月均工资1.7万元。
霸王茶姬每百家店要养97个人,总部人力成本几乎是蜜雪冰城的6倍。开发运营和品牌营销占了大头,营销投入多是霸王茶姬的显著特点。
2022年,霸王茶姬每赚1万元营业收入,要投1500元做营销。随着门店和营收变多,平均营销费在下降。
沪上阿姨总营销费不高,但因为收入低,营销占比反而更高。茶百道一度外卖订单占比最多,靠外卖拉高总营收,但这个优势被快速追赶,也不得不加大广告投入来抢客。
蜜雪冰城、瑞幸、古茗都证明了,门店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
五万家门店同时循环播放“你爱我,我爱你”,摆雪人装置,消费者慢慢就接受了这个品牌。蜜雪冰城也成了外卖大战和跨界促销的首选。
来源:3分钟娱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