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合水县坚持以农为本、以文塑旅、以旅兴农,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通过景区带动、生态赋能、红色引领、电商助力等多维路径,不仅激活了乡村资源,带动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更培育出乡村旅游新业态,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合水县坚持以农为本、以文塑旅、以旅兴农,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通过景区带动、生态赋能、红色引领、电商助力等多维路径,不仅激活了乡村资源,带动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更培育出乡村旅游新业态,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走进太莪乡黑木村的传统手工艺作坊,黑小米、荞面、土蜂蜜等农特产品琳琅满目,村民们正熟练地制作各种农家美食。据了解,黑木村打造了黑木崖生态康养农庄,建成传统手工艺作坊6间、公社食堂1处,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亲农庄”及采摘园建设,初步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一日游示范村。
“黑木村以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为支撑,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小景点。为丰富旅游业态,还引导培育农民开启直播带货。今年,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农特产品达14万元,给当地30余户群众人均增收2000余元。”合水县太莪乡黑木村党支部书记王宝宝说。
农文旅融合发展正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新动能。近年来,太莪乡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陆续建成安集古堡、红土林、草甸子、黑木崖等12处旅游景点和35处小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
太莪乡的探索只是全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蒿咀铺乡立足张举塬村资源禀赋,深度整合当地红色文化、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聚焦田园生态、古树村落与红色历史,打造了包家寨子、姊妹湫、千年古槐、槐抱榆等旅游点,建设古典诗词特色采摘园和“红军食堂”,实现农家美食与农特产品的有机融合。同时,鼓励农户参与集体经济运营和直播带货,进一步激发群众发展致富产业的内生动力,拓展出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我们已经精心策划并开展各类红色研学活动15次,累计接待研学人数15000人,带动了民宿、餐饮、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村民们的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合水县蒿咀铺乡行政执法队副队长胥卯胜说。
近年来,合水县立足县域资源特色,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农文旅融合“百千万工程”,聚焦产业培育、品牌营销与乡村建设等重点任务,依托景区带动、农业观光、主题民宿、民俗文化、红色赋能、特色餐饮等多元模式,全力打造产业兴旺、农业强大、乡村美丽、农民富裕的特色村庄,走出了一条具有合水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记者:李晓宁
总监制:王廷斌
监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编:文昱绚
编辑:赵翔
来源:大美合水